孙一
自全市“展示省城的责任,我们怎么做”思想解放讨论活动以来,青云谱区迅速行动起来,集中心力、全力以赴、言出必行、事出必行,以坚定的态度和扎实的措施,展示青云谱景区的责任。
第一,要有勇往直前的“决心”,高标准地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4月23日,市委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后的“省城的责任,我们该怎么做?”关于思想解放的讨论,青云谱区立即作出回应,并在第二天召开了地区动员大会。很明显,要转变五个观念,体现十项责任,开展十项活动,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以思想解放推动发展突破。通过对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我们把“难以实现”变成了“伟大的成就”,把“不能做”变成了“善于做”,把“不作为”变成了“积极的行动”,把“任性的行动”变成了“依法办事”,把“不敢做”变成了“敢做”。我们展示了青云谱风景名胜区双胜、老工业区改造升级、丰富产业形态、促进消费升级、优化商业环境、提升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承诺。我们在学习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将优势与优势进行比较,并与速度保持同步。我们用实际的工作成果让南昌“展示了省会的承诺”
第二,以不可动摇的“信心”推动高质量老工业区改造。
紧紧围绕“人文生态智慧园、城市工业新城”的战略定位,打破工业从城市向郊区退市的困境,开辟新的老工业区改造升级局。按照建设新“城”、升级“区”、繁荣“圈”、改造“区”、打造“路”的工作思路,加快老工业区改造升级。新建“一城”即新建洪都新城,旨在建设“国防与民用技术一体化示范区、工业设计创意园区、工业旅游示范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提升“片区”,即梅湖、象湖、华博花园建设的文化生态旅游带,将八大山人梅湖景区、象湖景区、华博花园及其周边文化旅游资源提升为5A级景区,努力打造国家文化产业高地和国际书画交流艺术中心。繁华的“圈”,即繁华的王府井商圈,提升了王府井城市综合体的品牌水平,加快了夜间经济消费热点的培育,打造了全市商业商圈的交汇点。转型的“第一区”,即转型升级的新经济产业集聚区,将有序引导落后产能退出,大力引进航空科研、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等五大核心产业,建设综合城市功能区。打造新的商业形态汇聚的“路”,即广州路,充分利用广州路东西贯通、地铁贯通的交通优势,加快沿线土地流转,统筹江陵厂区搬迁后的产业布局,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流动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注入。
第三,要把握“锲而不舍”的铁标,高品质刷新城市的色彩价值
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和管理十大推广行动,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一是提高建设质量,对旧居住区进行“微改造”和“微更新”,开辟破碎道路,清理交通系统,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公共设施配套设施,弥补停车场、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区域的短板,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灵活利用旧改转角地块、闲置土地,建设小型街道公园和“图章绿地”。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全面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方式、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创新。三是挖掘文化内涵,将城市的有机更新、景观建设、环境改善和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开展历史建筑、遗迹和名人故居的保护和改造工程。充分利用世界级文化名片“八大山人”,依托工业文化和洪都等工业遗产,促进食品、住房、旅游、娱乐和购物的有机融合。四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充分利用“两湖三河”优质水资源,连接水系,形成点与线相衔接的水环境景观,以休闲购物、游船观光等项目为重点,打造区域时尚消费新热点。
四、以为人民工作的“诚意”,高标准改善民生的福祉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望。一是做好民生工作,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增加大病医疗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和养老领域。二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深化综合管理中心实体化,推进立体智能防控体系建设,将“智能安全社区”平台与公安“天网”和“地下网络”综合管理连接起来,推进监控视频进入新住宅小区、网吧等场所。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校园安全等专项整治。维持打击邪恶势力的高压态势。三是提高服务效率,深入推进“放松管制”改革,坚决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企业税费减免政策,依法营造便捷高效的经营环境。深化“阳光驿道”服务企业活动,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成长。
五、乃至“心灵手巧”的精华,引领基层党建的高目标
把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就作为青云谱区“突出省会责任”的坚实保证。一是讲政治,强化“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工作放在全局来思考和定位。二是打造品牌,立足党建特色品牌,如“民情家访”、“书香升天”,抓住基层组织作为战场,以“秘书工程”为起点,把基层党建推向地面。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选拔和就业导向,用好《“亮牌”管理办法》,营造愿意、能干、成功的工作氛围。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干部队伍,今年计划招聘和调动35名年轻公务员(参评人员)。四是吸引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大力吸引一流产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