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红
目前,全市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关于解放思想的讨论,题目是“如何在体现省会责任的同时做到这一点”。这是市委在重要历史节点和关键时刻做出的重要决策。实现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成为优秀的南昌都市圈,对我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展示省会城市责任的过程中,南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围绕建设全省文化旅游新“高地”的工作要求,在全市文化战线上“展示省会城市作为文化旅游龙头的责任,展示非遗传传承的新形象和新举措”,在“一池春水”中做好“三项任务”,激励官员创业、主动承担责任。
强化职业精神,解放思想,反对标准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注重专业能力和精神的培养,增强干部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文光新旅游局的决策部署,积极发现与省会城市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差距、能力素质差距、作风纪律差距,并逐一整改。为有效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新形势、文化发展的新要求和群众期待的新思路,要“专精技术领域”,推进专业创新实践,结合全局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讨论。从理念到行动,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原本“重申报轻管理”的非遗产保护现状和被动思维,已经转变为“研究与保护,服务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内涵发展;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即一些小进步是充分的,局限于刻板印象,不想创新。我们应该将标准与表格相匹配,向好的标准学习,与强的标准竞争,与快的标准竞争。增强专业精神和能力,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文化旅游产业高效沟通、优质运作、优质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干部队伍,挖掘非遗资源和独特产品,创造文化旅游融合共生的创新实践。
优化文化旅游服务的供给和重点
深入挖掘历史细节,理清城市的人文肌理。一是大力发展南昌瓷板画、翁岗毛笔、安义牌匾书法雕刻等非遗产主题研究线,大力推进非遗产体验基地建设,鼓励培育王茶馆和乔舍古玩瓷器非遗产主题家居。二是促进生产转型,有传说中的腾王戈、南昌采茶戏、万寿宫庙会、城南龙灯等。以打造本土文化旅游品牌为重点,支持员工开发适合市场的创意衍生产品,如以张红霞布、文钢毛笔、微雕、活字印刷、印泥为组合的精品系列“金线文房”创意礼品袋,大力推广以传统历史文化为主线的现代文化旅游服务品牌项目,3335.4万万寿宫历史文化区非物质文化生活体验基地;三是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直播、短片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南昌
非遗产保护要求人们看到事物和生活。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我们的目标。为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时代要求和任务,量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绩效,全面及时掌握保护工作进展和项目生存状况,探索创新建立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标评价机制。及时发布《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指数评估指标数据》。该指标评价体系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保护、传承与传播、创造与创新、组织体系四个方面。确定了相应的具体评价指标。对三个县、六个区的基础年报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效率系数法进行计算,综合反映和评价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情况。为突出全年重点工作,可在发展指标评价指标中同时加强各项指标的整合和创新,将指标评价结果与专项资金分配挂钩,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进一步推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一评价机制,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评价指标在工作中的导向作用,还可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调动各县区的积极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中具体工作的落实。
(作者是南昌文化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