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调动员工举报和揭发的积极性,有利于及时破解安全隐患发现难的困境,严肃威慑违法犯罪。应急管理部发布了生产经营单位员工安全生产报告处理专项规定,探索建立内部“举报人”制度,突出共建共治思想,有利于强化源头预防,提高监管水平,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这是值得积极期待的。
为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鼓励和支持生产经营单位员工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举报和监督,应急管理部制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举报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近期征求了公众意见。
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加强,全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但安全生产监管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少数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有鉴于此,各级职能部门要积极行动,依法履行职责,始终保持严格监督执法的高压态势。
毕竟,监管权力有限,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往往是无形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些安全隐患很容易成为“盲点”和“死角”。在此背景下,应急管理部门出台专项规定,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员工积极举报和监督,探索建立内部“举报人”制度,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安全生产监管,这既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剩余的全文
充分调动员工举报和揭发的积极性,有利于及时破解安全隐患发现难的困境,严肃威慑违法犯罪。应急管理部发布了生产经营单位员工安全生产报告处理专项规定,探索建立内部“举报人”制度,突出共建共治思想,有利于强化源头预防,提高监管水平,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这是值得积极期待的。
为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鼓励和支持生产经营单位员工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举报和监督,应急管理部制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举报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近期征求了公众意见。
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加强,全国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但安全生产监管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少数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有鉴于此,各级职能部门要积极行动,依法履行职责,始终保持严格监督执法的高压态势。
毕竟,监管权力有限,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往往是无形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些安全隐患很容易成为“盲点”和“死角”。在此背景下,应急管理部门出台专项规定,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员工积极举报和监督,探索建立内部“举报人”制度,动员社会资源参与安全生产监管,这既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征求意见稿》表示:“应急管理部门接到生产经营单位员工的安全生产报告后,应及时检查;查证属实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并将核实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生产经营单位的员工在信息和专业方面具有便利和优势
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内部的“线人”制度日趋成熟。例如,2009年,美国领先的制药公司辉瑞公司因涉嫌商业贿赂被美国司法部罚款23亿美元。在调查开始时,由于辉瑞的秘密行为,美国司法部不知所措。多亏了辉瑞公司和医院内部人士的报道,这个案子有了转机,真相最终变得清晰可见。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和制度,但他们企业中的“线人”制度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因素。
充分调动员工举报和揭发的积极性,有利于及时破解安全隐患发现难的困境,严肃威慑违法犯罪。应急管理部《征求意见稿》的亮点之一,不仅是实施重奖制度,鼓励本单位员工举报,而且是向前迈出一步,创新建立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征求意见稿》表示:“应急管理部门可以从危险化学品、矿山、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爆炸粉尘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员工中选择信息人员。建立专门的联系机制,定期与他们联系,及时获取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违法行为的线索”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施后,“线人”将活跃在安全生产监管的第一线,“安全监管线人”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必将使应急管理部门更加强大和警觉。
为此,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和考核机制。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从最好中选最好,从最好中选最好,选择政治、业务素质好的人作为“安全举报人”,定期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他们收集和提供信息的内生动力。其次,通过适当的手段,对信息官员进行政治和专业培训,以确保“安全举报人”具有高质量、强有力的执行力和战斗力。第三,要借鉴公安等部门的经验,建立“举报人”工作流程,严格执行纪律和标准,确保“安全举报人”坚守法律纪律红线,切实履行职责,真正成为应急管理部门的“千里眼”和“好帮手”。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安全生产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目前,国家正在恢复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强不同领域、不同类别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管理部发布了生产经营单位员工安全生产报告处理专项规定,探索建立内部“举报人”制度,突出共建共治思想,有利于强化源头预防,提高监管水平,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这是值得积极期待的。
(责任编辑:段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