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2019年江西省城镇非私营企业职工平均年薪为73725元,比上年增长7.5%(除下文另有说明外,均为名义增幅)。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为4.5%。城镇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46341元,比上年增长6.0%。不包括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为3.0%。
在城镇私营部门中,金融部门的工资增长率最高。
具体而言,在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统计的19个行业类别中,18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平均年薪呈现增长趋势,超过一半的行业工资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前三大增长领域分别是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房地产、文化、体育和娱乐,分别为12.0%、11.5%和11.3%。
城镇私营部门统计的18个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年薪均有所增长。其中,14个部门的工资涨幅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前三大增长领域分别是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增幅分别为13.9%、12.9%和11.3%。
电力、天然气、交通和其他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长迅速。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落后产能的淘汰和业务布局的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提高质量和效率,促进行业平均工资的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中,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行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9.5%,比全省平均工资增长高2.0个百分点,其中电、热生产和供应行业增长10.4%。在城镇私营部门,电力、热力、燃气和供水生产行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0.0%,比全省平均工资增长高出4.0个百分点。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新建和扩建的交通运输业的里程不断增加,快递业和综合运输系统的深度融合正在加快,带动了行业平均工资的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交通、仓储、邮政行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9.8%,比全省平均工资增长率高2.3个百分点,水运和公路运输分别增长20.2%和12.0%。城镇私营企业中,运输、仓储、邮政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8.0%,比全省增长2.0个百分点。
科学、教育、文化和健康相关行业的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2019年,省财政增加了对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的投资。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增长24.6%,文化旅游、体育和媒体支出增长9.6%,教育支出增长9.0%,卫生支出增长8.0%。随着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新形式的不断发展,更加灵活的工资制度的实施,以及相关领域员工平均工资的稳步提高。
城镇非私营单位文化、体育、娱乐、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1.3%、9.5%和8.8%,分别比全省平均工资增长3.8%、2.0%和1.3个百分点。
在城镇私营部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部门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2.9%、11.3%、8.8%和7.6%,分别高于省级平均工资增长率6.9%、5.3%、2.8%和1.6个百分点。(记者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