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宜人的庭院、平坦的道路、风景如画的村庄……在全市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讨论的同时,市农业和农村事务局正以“抗击疫情、促进发展”的信心,围绕美丽农村全年建设的总体目标,全面展开美丽农村建设。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一直密切关注“清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运行的总体安排。在基本完成“扫黄”任务的基础上,全市安排了1620个新农村建设村,其中省级1137个,县区483个。为弥补精品和精品的不足,我市将在2020年创新新农村建设思路,在选址上坚持“以升级为主,兼顾补缺”的原则,以重点区域、重点线路和特色产业为重点,按照每村3-4个村的标准,集中建设170个左右新农村建设升级点。在施工过程中,围绕“拆到位、整合到位、建到位、管到位”的“四到位”要求,通过资金集中、资源整合、持续推进,确保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建设。
同时,我市围绕“示范先行”的目标,大力推进美丽宜居试点县和示范县建设。2019年,金县、安义县、万里区荣获全省首批美丽宜居试点县(区)。2020年,安义县和万里区被评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区),实现了从“试点县”到“示范县”的“涅槃蝴蝶”转变。南昌县和新建区也积极申报2020年全省美丽宜居试点县,力争到2020年底神农县美丽宜居试点县全部覆盖。
2017年,全市将安排498个新农村建设目标,优先实现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全面覆盖的目标。2018年,将设立230个省级新农村目标,用于改造和建设贫困村庄。2019年,我们将继续安排68个新农村建设目标,继续推进贫困村升级改造.我市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消除贫困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及时下发了《关于新农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帮助新农村建设战胜贫困。我们发出了“充电信号”,制定了“路线图”,列出了“时间表”。
三年来,我市共向796个新农村投入资金2388万元,贫困村面貌基本实现了“变旧为新”。同时,我市大力整合新农村示范村和“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等建设项目。贫困村涌现出南昌县黄马乡罗都村、新建区象山镇和林村、万历区罗亭镇依平村等一批美丽的村庄,集中体现了新农村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硬核”成果。(南昌日报记者傅斌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