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继《彰显省会担当唱响“南昌品牌”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南昌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发布后,我市于5月30日再次发布《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工业“硬实力”发展,推动文化“软实力”提升。一系列措施是全面解放思想、彰显省会城市责任的有力抓手。它们也是加快建设实力城市、山水城市、文化城市、创业城市和英雄城市的切实措施。从现在起,该报连续刊登了一系列行动的核心内容,更加全面地向广大干部群众解释了行动的目标和意义,进一步巩固了推动南昌发展的澎湃动力。
为促进城市现代农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我市将围绕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快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坚持农业质量和绿色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 努力打造优势更加鲜明、创新动力更强、集群效应更明显的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为突出省会城市贡献“农业力量”。 为此,我市决定在全市开展现代农业优质发展十大行动,并发布《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实施方案》。
原则
优先发展粮食稳定生产,转质增效,科技兴农,社会参与
推进现代都市农业优质发展十大行动将坚持发展优先、加强领导,落实农业和农村发展优先的要求,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保证供应,将稳定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作为首要任务,确保粮食安全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坚持高效生态化、转型化、品质化,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培育特色产业带和集群,完善农业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继续推进科技兴农、人才强农、科技创新,加快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经营主体和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农业经营水平。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强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统筹协调、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调动各类商业实体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位置布局
城市、现代、绿色一环、两谷、四区
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优质发展十大行动,将着力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方向,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一环两谷四区”总体布局,引领全市都市现代农业优质发展。
“城市”定位:立足南昌省会城市的实际消费需求,加快农业功能向休闲、医疗等领域的延伸和拓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现代农业对南昌的承载能力和贡献
农业“一产”: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43亿斤以上,猪肉、水产品、禽蛋“菜篮子”供应充足,蔬菜、水果、中药、花卉、种苗四大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90万亩。
农业“二次生产”:新增10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2600亿元,引进2个10亿元农业新产业项目,农业招商引资总额30多亿元。
农业“三产”:新增休闲农业经营者100家,市级以上休闲农业品牌2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5条。城市休闲农业产值达到35亿元。
——2023年,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的城市性质和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更加突出。
农业“一产”:全市粮食安全和“菜篮子”有效供给得到有效保障,蔬菜、水果、中药、花卉、种苗四大特色产业总面积扩大到120万亩。
农业“二次生产”: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多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3000多亿元,引进农业产业项目5个,规模10亿元以上,农业投资和引进资金总额150多亿元,形成5个优质产业集群。
农业“三产”:新增休闲农业经营者400家,市级以上休闲农业品牌60个,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15条。都市休闲农业产值力争达到80亿元。
主任务
稳定粮食供应,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