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全面优化经营环境,着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十大促进行动和产业发展十大促进行动,通过东湖“三代融合”的发展,展示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努力走上生产质量更高、生活质量更好、生态更好的东湖发展新征程5月17日,记者在东湖区第十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东湖区将继续努力做强产业、做优工程、深化改革、做优城市、实现民生。它将为东湖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彰显省会城市的责任,使南昌都市圈做大做强。
实施工业发展十大促进行动
实施十大产业发展促进行动,把加强和优化现代服务业作为东湖经济增长的动力,努力打造东湖现代服务业新高地。优化服务业发展路径和产业布局,以传统服务业升级为基础,以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为突破口,加快布局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支撑功能完善、市场主体密集、发展环境良好的服务业集群,逐步构建以文化旅游、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现代商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进一步实施《东湖区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辖区内丰富的文化、旅游和商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全球都市旅游”,探索建设商务、旅游、文化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区域医疗资源集聚优势,不断培育和壮大一批健康、绿色、智慧的“幸福产业”集群。以文化旅游节、购物节等文化旅游消费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商业消费升级。积极建设以酒吧、咖啡、文化创意为特色的夜市街区,推进“东湖夜游、文学创作夜游、美食夜游、时尚商品夜游、科普夜游、健康夜游”,进一步发展夜市经济。制定并颁布《东湖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若干扶持办法》,大力扶持优势企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力争到2020年,市级以上服务龙头企业净增5家,市级以上服务集聚区2个,重大服务项目20个,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净增7家,市级以上服务品牌净增5个。
推进73个重点项目
“工程建设提速年”活动的实施,引发了工程建设的持续热潮。注重产业定位、城市建设和管理、改善民生、做生态工程。我们将大力提高人才引进和吸引水平。深入开展“三邀请三回报”和“三企业进江西”活动。我们将以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和地区总部企业为主要目标。我们将密切关注行业领导和龙头企业。我们将积极携手,引进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潜力大的大型企业和项目落户。全面推进7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71.88亿元。
狠抓开工率,进一步细化钟君世界城、赣电中心、惠民广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服务保障。加强调度,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申请程序,并确保
深化“管理服务”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局组建,实现“一章审批”;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一窗接受、一链办理”政务服务改革;继续实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和调整缴费基数的相关政策,为企业减负创造有利条件。深化“甘福通”东湖分公司建设,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推进“甘正通”东湖平台建设,逐步实现行政办公的组织沟通、网上和移动业务协调。我们还将推进“棕榈办公室”和“棕榈办公室”政府核心业务的全覆盖。探索政府服务应用、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的建设和开放,构建微终端集成和服务联动的政府服务体系。推进一批以建设智慧安全社区为代表的重大市政社会治理项目。继续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以建设“五型”政府为出发点,以服务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企业和群众经商的痛点、难点和瓶颈,在投资审批、行政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全面优化区域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经营环境和法制环境,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酒保”。
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十大高地”
我们将实施一项三年行动计划来改善城市的功能和质量。全面推进东湖城市建设和管理“十大改进”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可读、温馨、宜居的“南昌之窗”。
促进《南昌市扬子洲地区发展规划》的早日推出。深入挖掘百花洲历史文化资源,以点带线、以线带片的方式建设百花洲文化艺术休闲旅游街区。重点建设梁书美术馆、百花大舞台、陆琴旅游生活广场等。将百花岛文化艺术休闲旅游区建设成为江西乃至中部地区具有文化艺术旅游特色的一个切入点。加快青山湖西岸22个路网建设,继续推进“白改黑”后街小巷延伸工程,提升圆明园北路等14个后街小巷。进一步实施《东湖区停车场三年建设专项规划》,新建7个公共停车场和1200个新泊位。全力实施旧住宅区改造攻坚行动,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住宅区,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加快环卫作业由“人工”向“机械”转变,力争全区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5%。我们将升级改造苏浦路和张瑜厚街的垃圾站。努力建造25个新的公共厕所,建造一个10分钟步行厕所圈。合理规划建设12个“袖珍公园”和“邮票绿地”。
搞好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我们将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底线”的原则,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时刻,统筹保障民生重点领域的资金使用,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倾斜力度,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实际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力争全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
启动邮政路小学教育集团天津校区主体工程建设,推进新校区建设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