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经济区扎实推进自然资源工作
南昌机场经济区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努力打出“规划、生态、系统、土地”四张牌。不断激发新的活力,释放新的动能,开创尽职尽责、努力创业的新局面,推动自然资源工作向纵深发展。
打好“规划牌”推进科学区域治理。做好机场经济区直接区道路网和管线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综合规划,不断提高地下管线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确保城市安全运行;促进区域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有机联系,确保区域内各种土地和设施的合理布局,为建设适宜居住、工业和旅游的“山水名城、生态城市”提供可靠保障,实现生产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打好“生态牌”,唱响“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的品牌。我们将共同努力保护国家不受大规模开发的影响。做好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的生态修复工作。一方面,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编制“一矿一策”,采取地形改良、土壤重建、植被重建、封堵和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确保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的准确治理。另一方面,应明确界定责任分工,并认真履行责任。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扎实推进,确保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生态修复如期完成。
发挥“制度牌”作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精简优化审批流程,采用“产能短缺审批承诺制”管理模式;深化“放开管理服务”改革,推进规划用地审批“多证合一”,优化和减少建设用地预审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一书两证”审批流程和申请材料,明确竣工时间;围绕企业“最多运行一次”的目标,形成了一套从规划检查到规划审核的完善程序,使每个人都能理解和监督规划。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临时措施。我们一直依靠系统来管理人、钱和事物。我们已经制定了10多个系统,包括《临空经济区(临空组团)工程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批、管理实施暂行办法》。这些制度在规范管理、廉政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打好“土地牌”,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推进土地供应工作。通过加快项目用地供应、加快完善土地净流转机制、激活现有土地、改变供应方式、扩大有偿使用范围、提高基准地价调整等措施,加强土地供应。充分保障建设用地审批,优先保障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抓紧做好土地权属确认、听证、社会保障、待签征地协议等前期审批工作,确保项目用地审批任务完成;积极消化已批未用的土地,通过增加土地供应、缩小土地使用规模、加快证据消化、加强监管、加强部门联动等措施完成规定目标。加快工业“标准用地”的转移,尽快完成试点地区的评估,明确投资强度、每亩税收、能源消耗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