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疾病的全面防控,做好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5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卫生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用了一章“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着力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基层卫生防疫工作。通过代表成员的讨论和建议以及集体智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协调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等议题正在形成改革和发展的宝贵共识。
在疫情防控中,联合防控和群防群治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正是公共卫生服务主题的含义,即通过评估、协调、保障、宣传等手段,促进全社会各方面和每个人共同努力,预防和应对危害公共卫生的重大疾病。全面保障人民健康,必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机制,努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无缝对接。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疾病的全面防控,做好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过去,人们更多地关注治疗而不是预防,更多地关注个别疾病,而较少关注疾病人群的流行特征,这导致临床医疗服务更多地受到政策关注和资源倾斜。公共卫生服务不完善,重大疾病预防难以推进到一级或零级预防,不可能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全面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因素只是影响健康的一小部分原因。只有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等公共卫生因素,更加重视疾病预防,才能保证个体健康,系统、科学地保护群体健康。
通过“预防”和“治疗”的一个重要起点是改善全科医生制度。全科医生是居民的健康卫士,也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在全科医生的监督下,重大疫情风险可以提前预警,向卫生部门报告,并对可疑人员进行预筛选分诊和初步诊断,与上级医疗机构形成分级、分层、分诊的治疗体系。完善全科医生的培训和使用制度,让他们在基层发挥预警、预防和治疗作用,将有助于编织一个严密的疫情防控网络。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财政投入、教育培训等诸多方面。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成为抵御重大疫情的防火墙和防洪堤。我们一定会保护人民健康,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人民日报》(2020年5月25日,09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疾病的全面防控,做好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5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卫生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用了一章“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着力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基层卫生防疫工作。通过代表成员的讨论和建议,完善重大疫情防治协调机制、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等议题正在形成改革和发展的宝贵共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疾病的全面防控,做好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过去,人们更多地关注治疗而不是预防,更多地关注个别疾病,而较少关注疾病人群的流行特征,这导致临床医疗服务更多地受到政策关注和资源倾斜。公共卫生服务不完善,重大疾病预防难以推进到一级或零级预防,不可能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全面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因素只是影响健康的一小部分原因。只有更加重视环境、社会、心理等公共卫生因素,更加重视疾病预防,才能保证个体健康,系统、科学地保护群体健康。
通过“预防”和“治疗”的一个重要起点是改善全科医生制度。全科医生是居民的健康卫士,也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在全科医生的监督下,重大疫情风险可以提前预警,向卫生部门报告,并对可疑人员进行预筛选分诊和初步诊断,与上级医疗机构形成分级、分层、分诊的治疗体系。完善全科医生的培训和使用制度,让他们在基层发挥预警、预防和治疗作用,将有助于编织一个严密的疫情防控网络。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财政投入、教育培训等诸多方面。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成为抵御重大疫情的防火墙和防洪堤。我们一定会保护人民健康,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人民日报》(2020年5月25日,09版)
(责任编辑: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