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街纵横交错,复古庭院点缀其间,仿佛回到了清末民初的江西。5月12日,记者来到南昌市中山路和船山路的交叉口。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项目的工地上,一排排蓝灰色的仿古建筑映入眼帘。
据介绍,该项目恢复了街区的街道肌理和传统建筑风格,创建了文创集市等6个功能区,旨在打造一个体现“文、商、路”综合功能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该项目预计将于下月基本完工,并将于今年年底开放。
争取国庆节试运行
从施工现场可以看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公共商业街区北侧中山路沿线的住宅建筑已全部封顶,室外造型装饰正在施工中。此外,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成,内大街小巷两侧的主要建筑已经完成,大部分正在完成主体工程,安装机电设备,装修立面。
“如果进展顺利,该项目预计下个月基本完成。后续业务将进入现场进行改造,项目将同时完成。将努力在国庆节开放该网站进行试运行,并在年底开放市场。”南昌万寿宫文化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华清告诉记者,由于疫情,部分施工进度被推迟,但复工手续于2月19日完成,施工队伍陆续进场。3月初,恢复率超过一半。截至去年底,招商引资完成了50%,主要包括餐饮、影院、酒店等。目前,投资促进仍在进行中。
此外,记者从南昌市政府了解到,在积极推进第二批国家高等级步行街改造试点项目申请的基础上,南昌市正着力加快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力争年底前开业。
恢复三街五巷的肌理
万寿关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占地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规划有118栋古代独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主要为文化和商业建筑。地下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主要为停车场。该项目于2014年启动,由市政公用集团投资,总投资约20亿元。
万寿宫是明清时期江南三大商业中心之一。它的兴起和发展集中体现了张羽文化和商业的繁荣。万寿官历史文化区项目位于南昌铁柱万寿宫旧址,周边地区是南昌古城的核心商业区。为了改善邻里条件,保存南昌的城市记忆,江西省和南昌市党委、政府决定抢救这一珍贵的南昌老街区,以保护邻里的历史遗迹,恢复邻里的街道肌理和传统建筑风格,激活邻里繁荣的商业文化氛围,保护和利用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规划方案可以看出,万寿宫历史文化区由11条街巷组成。中山路、船山路和翠花街是封闭区的三条街道。此外,三街五巷得到恢复,其中包括五条传统街巷:乔埠街、合同巷、萝卜巷、棋盘街、醋巷,其他三条街巷:万寿宫巷、罗巷和广润门街,形成丰富的历史肌理。
创建六个功能区域,例如
南昌市街(主要包括鲜花、甜点、休闲、烘焙等形式)
(温/全媒体记者张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