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天蓝水碧,草长莺飞,赣江西畔的红谷滩新区一派生机勃勃。近年来,红谷滩新区坚持党建引领,在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擦亮城市名片,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这里,一处处“小确幸”串联成红谷滩新区飞速崛起的“大民生”。
扮靓城市景观 改善城市功能品质
5月4日,阳光明媚,凤凰洲管理处丰和新城社区居民刘成带着小外孙,在家门口的小游园里尽享惬意的下午时光。在丰和新城社区,这个占地20余亩的小游园已成为居民放松休闲的首选地。
“小游园里处处见绿、环境优美,里面还设置了文化雕塑,融入了党建、三风、红色文化等元素,带孩子来这最合适不过了。”说起自家门前的小游园,刘成赞不绝口。
这个既有“高颜值”又有“深内涵”的小游园是红谷滩新区城市品质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红谷滩新区驰而不息,在提升城市建管品质上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管理向“扁平化、精细化、常态化”迈进,改善城市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驱车行驶在赣江中大道,只见马路沿线花团锦簇。红谷滩新区重点打造了赣江中大道、西站大街、祥云大道3条“月季大道”,共栽种树状月季1713棵、地被及大花月季约16.2万盆、点缀花箱405组。此外,全长7.12公里的学府大道如今同样草绿花红,绿化养护面积达42万余平方米,三角梅、孔雀草、鸡冠花、一串红、彩叶草等30多个草花品种构成的高品质城市园林景观,让人眼前一亮。
完善城市配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生活环境美了,城市功能配套也得跟得上,红谷滩新区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作为一名“老红谷滩人”,沙井街道普贤社区居民王菊对此深有感触。“从一片滩涂,到现在的高楼林立,学校、医院、商场越来越多,我们老百姓住得很舒心。”王菊笑言。
王菊最近还成了普贤社区邻里中心的常客。普贤社区邻里中心是目前全市体量最大、功能最全的社区邻里中心,设有图书馆、养老中心、托幼场所、心理咨询室、康复运动室、舞蹈房、VR体验区、手工房、绘画室、生活馆等功能区,打造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不仅是普贤社区邻里中心,在红谷滩新区,一个个社区邻里中心都已成为居民生活中第二个理想的“家”。
在凤凰洲管理处,上滩社区邻里中心主要打造了幼托、老人日间照料、中医理疗、空中花园、VR体验等基本服务形态的智慧型社区,服务辐射范围达9148户。
在生米镇,同乐社区邻里中心围绕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形成涵盖养老、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基本服务形态于一体的“1+5+X”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近年来,红谷滩新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则,民生投入连续两年保持30%以上的高位增长,公共服务优质供给持续扩大,学校、医院等优质资源不断聚集,文旅盛宴轮番上演,绘就了民生新画卷。
打造“红色引擎”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在生米镇山图村村民委员会,村务公开栏张贴着村民们关心的村务、财务清单。山图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依法推选了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健全了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配套组织,全面执行“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在这里办事很方便,各种办事申报材料、办事程序都张贴在显眼位置,我们有困难可以马上找到对接人。”在红角洲管理处润溪大厦党群服务中心,便捷、高效的服务赢得企业频频点赞。该中心设有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红色书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功能室,坚持以为民、便民、利民为理念,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为原则,最大限度地为辖区内党员群众、企业工商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努力做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针对楼宇企业多,九龙湖管理处党委以党建推动企业发展,促进政企联动,打造VR基地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VR”为载体,设置一楼六员八人网格服务制度,建设线上、线下智慧党建平台,面向辖区企业、区域单位提供党员学习教育、公益课程、社团培育、群团活动等多元化的党群服务。已批复成立1个VR基地党总支部、8个企业党支部及联合支部。累计开展活动20余场次、参加人员500余人次。
在沙井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内设党建服务台、志愿服务中心、信访融调解中心、多功能服务厅、“三风”长廊、运动休闲室等,为党员群众打造家门口的“温馨家园”和“充电站”。
近年来,红谷滩新区加强各级各类党建阵地建设,通过进一步激发党建活力,为城市基层治理装上“红色引擎”。下一步,该区将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增强全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为助力全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高小茜 南昌日报记者 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