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作为互联网管理的重要主体,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运用政策提升全体网民的网络素养,以良好的网络氛围影响未成年人。我国持续的“网络清理行动”取得了成效,为未成年人开辟了一个干净健康的网络空间。其次,要大力推进法律监管常态化,不断为未成年人编织严密的“保护网”,让未成年人成为有追求、有素质的新一代互联网公民。
5月13日,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发布《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到2019年,我国青少年网民数量将达到1.75亿,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93.1%,32.9%的小学网民将在学龄前开始使用互联网。
未成年网民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互联网对低龄群体的渗透不断增加,表明中国信息网络的普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量研究表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有助于未成年人获得知识、拓展技能并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与此同时,一项对33,354名缺乏学校在线扫盲教育的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65.6%的未成年人主要通过自我探索学习在线技能,不到30%的未成年人通过学校学习。自制力不足、思想不成熟等生理和心理特征也制约了他们科学合理地上网,容易带来过度成瘾、网络欺诈和网络暴力等隐患。
当今的网络环境日益复杂,一些领域充斥着虚假、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这就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技能教育、网络内容监管和互联网针对性保护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上所述,为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有效减少未成年人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危害,应在家庭、学校、政府和企业等各个层面采取措施。有必要建立一个面向政治家、学校和企业的四方网络素养教育网络,培养未成年人正确、合理、安全地使用互联网,并改善他们对有害信息的歧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也为网络时代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剩余的全文
政府部门作为互联网管理的重要主体,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运用政策提升全体网民的网络素养,以良好的网络氛围影响未成年人。我国持续的“网络清理行动”取得了成效,为未成年人开辟了一个干净健康的网络空间。其次,要大力推进法律监管常态化,不断为未成年人编织严密的“保护网”,让未成年人成为有追求、有素质的新一代互联网公民。
5月13日,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联合发布《报告》。《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表明,到2019年,我国青少年网民数量将达到1.75亿,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93.1%,32.9%的小学网民将在学龄前开始使用互联网。
未成年网民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互联网对低龄群体的渗透不断增加,表明中国信息网络的普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量研究表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有助于未成年人获得知识、拓展技能并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与此同时,一项对33,354名缺乏学校在线扫盲教育的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65.6%的未成年人主要通过自我探索学习在线技能,不到30%的未成年人通过学校学习。自制力不足、思想不成熟等生理和心理特征也制约了他们科学合理地上网,容易带来过度成瘾、网络欺诈和网络暴力等隐患。
当今的网络环境日益复杂,一些领域充斥着虚假、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这就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技能教育、网络内容监管和互联网针对性保护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上所述,为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有效减少未成年人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危害,应在家庭、学校、政府和企业等各个层面采取措施。有必要建立一个面向政治家、学校和企业的四方网络素养教育网络,培养未成年人正确、合理、安全地使用互联网,并改善他们对有害信息的歧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也为网络时代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庭对未成年人的言行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关注未成年人的网络管理和教育,培养他们的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防止网络衍生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能够更好地评估和识别网络风险。现实中,由于未成年人缺乏网络素养,一些监护人不知道如何合理引导未成年人上网,这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因此,要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首先要抓好监护人的网络素养教育,让监护人了解网络,了解网络,在网络问题上与未成年人建立开放友好的沟通关系,帮助未成年人从接触网络的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以上《报告》指出,初中是未成年人网络社会属性形成的关键期。学校作为未成年人的重点和培训场所,在树立正确的未成年人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利用这一时期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质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加强对各种网络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使网络成为促进他们自身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利器。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了解不够,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在这方面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谈论没有企业自律和他律的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互联网企业必须增强底线意识,平衡利益、利润和保护未成年人投资的关系,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应探索使用新的数字技术,开发青少年净化版本,完善防沉迷机制,建立满足未成年人需求的内容建设标准等。通过产品或技术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创造一个覆盖所有环节的健康友好的网络环境。作为互联网世界的另一个主要部分,互联网内容制作者也有责任传播积极的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并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和高质量的内容。
政府部门作为互联网管理的重要主体,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运用政策提升全体网民的网络素养,以良好的网络氛围影响未成年人。近年来,中国持续的“网络清理行动”取得了成效,为未成年人开辟了一个干净健康的网络空间,创造了一个活跃的网络环境。其次,要大力推进法律监管常态化,不断编织和编织未成年人“保护网”,让未成年人成为有追求、有素质的新一代互联网公民。
(责任编辑: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