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改善,更多的学生将陆续返校复课。中小学复课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务之急。学校要落实和完善正常的防控措施,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防止反弹。要协调好复课和校园疫情防控,关键是进一步提高正常防控的准确性,有针对性地做好校园安全科学保护工作,切实推进复课复课。
5月7日,中央应对新皇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强化地方和学校责任,做好中小学复课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学校相关人员的防疫培训,加大对条件相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防疫物资配置。建立健全各类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健康状况监测报告制度,按要求落实核酸和抗体检测、隔离观察等措施,认真落实“四个早晨”,通过科学、准确的防控,促进复学复课。
目前,全国许多省份的中小学已经有序复课,一些大学生已经开始返校。一方面,恢复正常的学校生活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正常化的条件下,科学有效地实施防控措施也至关重要。根据学校学习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不同年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地落实传染病防控的具体措施,充分准备应急预案,避免“一刀切”地完成工作。
特别是在中小学有序复课的过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需要及时总结和应用,并相对固定。例如,为了严格防止校园集中疫情的爆发,加强日常检查、保持安全距离、不同时间进食等防控措施,已经基本上成为学校在疫情期间开展教学的“标准”。这种做法和经历越多越好。应该对它们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推广,以便更多的学校能够分享它们,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
剩余的全文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改善,更多的学生将陆续返校复课。中小学复课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务之急。学校要落实和完善正常的防控措施,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防止反弹。要协调好复课和校园疫情防控,关键是进一步提高正常防控的准确性,有针对性地做好校园安全科学保护工作,切实推进复课复课。
5月7日,中央应对新皇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强化地方和学校责任,做好中小学复课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学校相关人员的防疫培训,加大对条件相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防疫物资配置。建立健全各类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和报告制度,按要求落实核酸和抗体检测、隔离观察等措施,认真落实“四早”,通过科学、准确的防控促进复课。
中小学校复课后防疫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要及时纠正和改进,总结经验教训,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举一反三,采取预防措施。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浙江、河南、湖南等地复课后的体育课中,发生了多起中学生猝死事件。两名学生在戴口罩和跑步时突然死亡,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目前,这两名学生的死因尚未最终确定,但是否在学校体育锻炼中戴口罩已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许多医生和专家就此表示,在大多数情况下戴口罩跑步不会导致猝死,但在激烈的运动中戴口罩是不合适的。
由于高考和中考的原因,大多数省份的三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率先复学。体育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必要的身体素质也是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是,学生不应过度训练,必须在学校和教师的专业指导下,科学地、有计划地恢复锻炼,然后有针对性地提高。几个省市已经发布通知,在户外运动中保持1米或2米的距离时,不得戴口罩。
5月8日,国家卫生委员会和教育部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并发布《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校园低风险地区的学生不需要戴口罩,教师在教学时不需要戴口罩,托儿所的婴儿不建议戴口罩。这是在中小学和托儿所复课后,由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发布的关于在各种场景和环节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技术指南。相关单位和学校要及时进行自查自纠,全方位消除隐患,进一步科学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二次事故风险。
北京的三年级学生将于5月11日返校。5月8日召开的北京新肺炎疫情防控会议明确指出,学生在课间保持一定距离时,不要戴口罩,尤其是在操场上。中考体检不取消,现场体检改为合格体检,与学校日常体育课同时进行。与两周前北京的高三学生复课相比,由于学校数量多、学生人数多,三年级的开学更加困难。学校防疫政策仍然是“一校一策”。防疫标准不能降低,要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改善,更多的学生将陆续返校复课。中小学复课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务之急。学校要落实和完善正常的防控措施,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防止反弹。要协调好复课和校园疫情防控,关键是进一步提高正常防控的准确性,有针对性地做好校园安全科学保护工作,切实推进复课复课。
(编者: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