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军在东湖区调研时强调
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振兴老城,为南昌打造“东湖贡献”,突出省会城市作用
4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武晓军深入东湖区调研。他强调,东湖区要积极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不断更新旧城活力,加快转型发展,为南昌省会做出“东湖贡献”。
市领导龙南、郭毅和宋玉陪同调查。
总投资85亿元的南昌苏宁广场项目正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武晓军在听取项目汇报和考察施工情况后,强调要注重施工质量,加大投入,搞好施工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努力为市中心的业务发展创造一个引爆点。苏浦路的庭院改造使开放的社区焕然一新。在过去,晾衣区和电动车停车位都建在卫生死角。武晓军强调,有必要进一步规划和利用好社区空间,为大众创造一个温馨的社区家园。武晓军沿苏浦路参观了百花州历史文化旅游区,了解了江璐陆琴旅生活广场和梁书美术馆的建设情况,并与街上的商家进行了交谈,询问了复工开业的情况。他强调,小街小巷的改造、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商业形式的丰富、历史文化的挖掘、昼夜景观的安排,应该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流行的打卡场所。
武晓军还考察了东湖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时代银行”项目。主持座谈会听取东湖区工作汇报。下一步,武晓军强调——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抓住机遇,壮大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商业区,打造南昌品牌;计划培养大型商业圈,聚集人气,促进消费;吸引更多的综合体落户,带动项目带动区域发展;加强总部经济、建筑经济、旅游经济和夜间经济,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聚焦新经济、新模式、新形式,在创新、创业、创新上下功夫。
应该努力提高城市的质量和功能。促进建筑街道的有机更新,进一步保护历史建筑,继承城市文脉,讲好南昌故事。促进自然和文化景观的有机更新,加强湖泊和庭院的改造,改造和升级后街小巷,增加“邮票绿地”,丰富城市夜景。推进城市管理的有机更新,优化体制机制,提升管理内涵,运用尖端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创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不断构建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
我们要努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推进民生服务的多样化和优质化,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
要努力营造一个清新的政治环境,树立牢固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实现“两个保障”,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大力防治“怕慢、怕假、怕平庸、怕分散”等顽疾,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南昌日报记者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