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古籍享受恒温恒湿空调
江西省图书馆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于1995年从南昌百花岛迁至洪都北大道。它于2019年1月1日宣布关闭图书馆。它开始了向“新家”的第二次搬迁,并整体搬迁到红谷滩新区的凤凰岛新楼。
“收藏的360多万本书已经被‘移走’,许多珍贵的报纸和书籍,尤其是珍稀古籍,需要特别小心处理。”4月9日,记者在“大搬迁”期间来到江西省旧图书馆,发现图书馆里有150万本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搬进了新家。剩下的210万本书,包括多年来的《江南都市报》本,正在包装、装订,准备好了就要出版。
《江南都市报》省级地图收藏
为新图书馆打包的书
新图书馆的所有书籍都用紫外线消毒。
“8号是我们回去工作后的第一步。现在运往新图书馆的书是几年前包装好的。”省地图搬迁小组成员周青表示,目前图书馆藏书超过360万册,自2019年1月1日图书馆关闭以来,图书搬迁工作已经开始。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图书馆安装了150万本书。
“图书馆里有22种基本类别的书。以普通图书为例,搬迁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根据图书编号将图书有序地摆放在书架上。之后,我们将清除这些书上的灰尘,在它们被清洁后开始打包,最后标记它们以便包装。”周青说,这些任务似乎很容易,但要不然——要花很多时间来“整理货架”每本书都不应该有错误的顺序,不完整的书在完成之前不应该打包。
据了解,江西省图书馆现已购买6盏大型紫外线消毒灯。所有收集到的书籍将在转移到新图书馆后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后,它们将被清点并上架供读者借阅。
《江南都市报》一式两份
记者在省图书馆的阅览室里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他们收藏的《江南都市报》,并准备将自1994年成立以来的每一份报纸装订起来,然后运送到新图书馆。
“作为一份报纸,《江南都市报》有一个单独的号码,省图书馆将保留其日报一式两份,一份供读者阅读,另一份妥善保管。”周青说,报纸按日期分类后,将被送到装订厂装订。随着《江南都市报》的读者阅读越来越频繁,出现了卷曲和断裂等现象。这需要由员工来处理。
50万本古籍享受“特殊待遇”
记者了解到,江西省图书馆现有古籍约50万册。由于这些书很珍贵,所以在包装时也给予了“特殊对待”。
“一些罕见的古籍来自南宋,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们非常珍贵。”省历史文献厅厅长程告诉记者,在“转移”过程中,珍稀藏品将被装入定制的无酸瓦楞纸箱,纸箱内还将装有充气缓冲袋,以避免转移过程中的碰撞。“这些古籍很珍贵。我对自己的东西更小心。”程笑着说。
“目前,新图书馆的古籍存放区尚未交付使用。经过交付、消毒和恒温调试,这些古籍将全部转移到新家,然后存放在一个更好的地方。”程表示,今后,50万册珍贵古籍将享受20℃~25℃恒温恒湿空调,更好地延长古籍寿命。(文/涂通讯员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