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航空工业突破“十亿”大关!昨日,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西航空业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9年全省航空业总收入达到1020亿元,同比增长18.16%,突破1000亿元大关,标志着航空业正式进入我省“1000亿产业俱乐部”
江西航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航空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江西少数几个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之一。近年来,我省高度实践了具有江西特色的“航空梦”,以“航空产业成长、航空研发加强、江西飞机飞行、航空城市崛起、航空市场繁荣”为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共识、布局规划、集中努力,实现了“航空梦”在航空产业上的突破。
2019年,全省航空业总收入达到1020亿元,同比增长18.16%,突破1000亿大关,标志着航空业正式进入我省“1000亿产业俱乐部”。这是新时期江西实业家纪念65年前南昌第一架新中国飞机“初交5号”成功研制、翱翔蓝天的最佳方式。这也是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生动实践。不要忘记你追求梦想的主动精神,记住他们的使命,重新出发。
"目前,江西航空业应该说已经抢占制高点,培育增长点,创造亮点。可以说,它是“直到退潮时堤岸变宽,没有风吹动我孤独的风帆”并且已经进入快车道。”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郑郑春说。
核心支撑服务能力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据报道,我省承担了C919大型客机机身超过四分之一的制造份额,建立了大型飞机核心测试基地,并将江西航空产业牢牢嵌入全球航空产业合作链。获得世界先进水平的中俄合作重型直升机装配项目现已进入项目审批阶段。以该项目为引擎,景德镇未来有望成为世界级的、决定性的直升机研发基地。我省成立了第五个国家民航适航认证中心和第一个省级民航适航认证中心,标志着江西航空核心支撑服务能力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去年,该中心成功进行了中国首架军民两用飞机型号“初交-6”的适航认证,这在中国航空发展中树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近年来,我省谈判引进了一系列重大项目,航空工业发展潜力不断增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访问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央军委,就“十四·五”期间江西重大项目布局达成共识。中国商用飞机江西生产测试中心将于2019年4月25日位于南昌航空城,并将于2020年底交付首架飞机。先进再制造研究中心、航空标准件、航空电缆、无人靶机、无人飞行器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已经签约并落户。CR929中后机身再制造合作取得积极进展。许多重大项目正在讨论之中,包括山东太谷国产民用飞机的维修和改造、皮拉塔斯华东区域中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小型航空发动机以及AK1-3直升机的合资开发。
南昌航空城已落户52个项目。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占地50平方公里的南昌航空城已经基本建成。目前,52个项目已经解决,34个项目正在讨论中。洪都集团将于2019年8月整体搬迁并落户。国产全马赫
关于航运市场的培育,该省航运经营者的数量已增加到12家。“江西快车”开通了南昌至赣州、鄂尔多斯至鄂托克前旗的通勤路线。中国首个无人机物流运营许可证落户江西省。新形式的导航服务,如“通航旅游”、“通航运动”和“通航紧急情况”正在蓬勃发展。全省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联合建立国家应急救援示范省,建设航空应急救援重点实验室和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生产基地。接过中国商飞新支线飞机ARJ21的第一架飞机“井冈山”,C919大型客机的105架飞机成功转移到南昌瑶湖机场进行试飞。
力争到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1700亿元
我省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培育龙头企业,扩大产业集群,加快现代航空产业体系建设,力争到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170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实现我省从航空大省向航空强省的跨越。
南昌高新区党委副书记陈艳表示,南昌高新区将坚持以重大项目为先导,科技创新为动力,国防科技与民用技术相结合为方向,全力打造航空产业集群,推动全省航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到2020年底在航空城落户80个项目,投资规模超过700亿元。同时,南昌国际飞行大会将提前规划,力争更高水平的国际航空盛会。加快江西适航审定中心服务平台等10个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航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我们将在高水平上推进“一批军民融合试点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承接红都公司非核心业务,加快瑶湖机场军民融合工作。
中国民航江西飞机适航认证中心副主任李保亮表示,江西航空认证中心将加快江西省航空产品型号认证,大力推进GA20飞机项目和AC313A直升机项目适航认证,提高认证效率,推进项目适航认证,从而提高适航认证效率,吸引更多航空企事业单位登陆江西。
(南昌晚报,艾南昌客户首席记者,高小溪实习生,王赵岩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