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经济开发区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焊接车间繁忙。自动机械臂在生产中是“不间断的”。
企业成本降低220亿元,微技术领先世界,成为全国扎实工作的典范.2019年南昌坚持“一个核心、两层”的产业发展理念,冲击行业,决定与行业抗争。工业项目加快了“推”的进程,形成了“聚集”的势头,推动了工业发展总量、结构和质量的新突破。
2019年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与全国相比,全市调节增加值增速比全国同期(5.6%)高2.9个百分点,在全国和中部省会城市中继续位居第三和第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营收入累计6220.1亿元,同比增长6.7%。
第三产业比重由“123”变为“321%”
去年,南昌稳步推进天津大学南昌微技术研究所、中山大学(南昌)工业研究所等8个新的研发机构建设,13家企业被批准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世界上只有3个组织掌握了南昌微技术研究所拥有的微机电系统技术,另外2个组织在美国。今年,南昌将建立四个新的研发机构。
世界领先的微技术是南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有力证据。随着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南昌的产业发展将向中高端转型升级。过去,南昌的支柱产业是现代针纺、绿色食品、建筑材料、传统汽车和零部件,以满足食品、服装、住房和交通的需求。如今,南昌的工业聚焦于“星空”: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航空设备制造、电子信息和发光二极管、生物医药和工业发展紧跟时代脉搏。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年,游客总数和综合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8亿元和1,900亿元,同比增长20%和25%。
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良好。南昌绿谷已成为全省建设风景林、农田、湖泊和草生群落示范区的核心板块。25个城市农村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2275个新农村建设点和5条“四细”试点线全面建成。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47.37亿斤,保持较高水平。
去年前三个季度,南昌三大产业的比重为2.6: 48.4: 49.0,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一年。南昌第三产业比重由“123”上升到“231”,再上升到“321”,结构进一步优化。
现有100多家核心虚拟现实企业。
南昌在沉重的经济下行压力下努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是帮助企业度过寒冬的有力支撑。2019年,南昌将继续实施“降低成本、改善环境”的专项行动。全年减免税费112.3亿元,加上水电费等费用的减免,将达到220亿元左右,帮助企业轻装出行。
发展的“战略力量”。顶层设计有一个“高度”。围绕全省“2 6 N”产业发展,南昌制定专项行动计划,改善八大主导产业18个子行业产业链全景,为重点产业产业链招商引资、大型项目引进和优秀强企培育提供指导。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也在大力推进,9个省级集聚区
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2019年,南昌100亿元大芯片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和芯片生产项目(一期)将进入试生产阶段。上海公户航天军事基地项目总投资60亿元,顺利启动。南昌高新区未来科技园区项目总投资180亿元,江铃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江铃股份福山新能源汽车基地项目总投资128亿元,静电光电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姬敏可信生物医药工业园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为了更好地为项目服务,南昌制定了《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管理办法》。与此同时,市领导已经“一对一”联系起来,在全市调度100个重点项目。
省“大工程年”和省、市、县三级重大工程集中开工仪式在南昌县举行。青云浦区因将老工业基地改造成全国艰苦奋斗的典范而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的表彰。工业企业撤到郊区后,青云浦区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2019年4月,中国首个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专业平台——中国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交流中心项目成立。同时,青云浦区引进了唯一一个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干细胞治疗的奥地利国家干细胞项目。新建区成功引进总投资40亿元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填补了行业空白。
激发发展的“活力”,项目建设有“速度”。2019年,我市将在工业、服务业、农业、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社会事业和民生七个领域共实施500个重大重点项目,总投资7387.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12.3亿元。据统计,2019年1月至11月,完成投资总额1136.0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8.5%。已启动390个项目(包括15个已完成项目),启动率为78%。
(南昌日报记者万小霞/文成本/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