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市场整合了批发、零售和文化旅游,创造了一个大型一站式采购基地。
未来,将在滨江地块上修建一座长长的工资亭,呼应滕的南北走向,打造江西文化的新地标。
6月17日,记者从新宏城大市场项目推进和整体搬迁协调领导小组获悉,新宏城大市场主市场将于8月29日全面开放,届时南昌首个“一站式政企联合服务大厅”也将在新宏城大市场开业运营。
新宏城大市场的开放和运营意味着旧市场的关闭和拆除,标志着将旧宏城商圈升级为宜居宜居城市功能区的最重要的第一步。同时,南昌县政府也表示,依托新宏城市场,打造新宏城商圈。
这个有25年历史的市场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0世纪90年代,南昌缺乏一个拥有先进设计理念的集中批发市场。万寿宫商城等现有市场分散,空间狭小,严重制约了南昌乃至江西商贸业的发展。结果,在西湖区桃花镇的池塘和荒地上,以深圳的速度,洪城市场似乎一夜之间崛起,很快成为日常消费品交易中心和全省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这个市场有成千上万的商业家庭,经营八种主要形式和100多万种产品,每天平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它吸引和带动了宏城商圈的18个专业市场,为江西经济社会繁荣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然而,淘宝、京东和京东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都实行了陈列和储存的分离。然而,宏城商圈仍然保持着多年前的传统商业模式。——名商人从全国各地购买商品,储存在桃花镇农民的公寓里。乡镇小店的小贩们提着一个黑色塑料袋,拉着手推车从南昌来到商店。
传统的商业模式受到了新经济的冲击,南昌的城市框架不断扩大。虽然洪城商圈占据了今天的黄金土地,但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此外,人员、货物和材料的流动正在汇合,这也成为城市交通的一个障碍点和改善城市功能和质量的一个痛点。
今天,南昌水产品批发市场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开始了搬迁计划。由于时代的原因,批发市场的搬迁已成为大势所趋。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旧城改造的号召和“市内大商场、市外大市场、郊区大流通”的商业发展规划,宏城大市场再次成为引领和带动宏城商圈乃至整个江西商业转型发展的典范。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有着25年辉煌历史、在全国百强市场中排名第四的老市场已经完成了使命。商店合同于今年5月31日到期。宏达集团出台了针对实际业户的过渡性租金和物业管理费减免政策。新市场将于8月29日全面开放,旧市场也将关闭和拆除。
第六代商业和贸易机构的第一个新市场于8月29日全面开放
新宏城大市场项目是宏达集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实施“南拓东改”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012年落户南昌县东兴乡,2013年12月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这是一项保护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工程。也是提升城市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工程。多年来被列为省市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
新市场规划总用地面积2000亩,总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总投资120亿元。在规划、设计和功能布局上,它紧跟新时代商贸的发展趋势。在借鉴国内主要知名专业市场优势的基础上,首创国内第六代商贸市场模式,着眼未来30年经济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它密切关注商业集聚、文化旅游和幸福生活这三大主题。集江西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品牌孵化、企业总部、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休闲娱乐、旅游、生活起居等城市服务功能于一体,设计了市场交易、长期付费旅游、商务配套、电子商务服务、生活服务五大功能板块,力争实现四大整合、五大变革。
其中,四大整合是:商业、旅游和文化的整合;幸福生活、产业集聚和绿色生态的融合;品牌展示与贸易、全渠道营销和产业孵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虚拟和真实”资源的集成。五大转变是从单一离线模式到在线和离线有机结合的转变。从单一营销市场向综合产业链平台市场的转变;从单一销售市场向行业孵化的全渠道营销市场转变,从单一商品交易市场向商务、旅游、文化发展的跨境一体化市场转变,将着眼于市场运营模式、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向的新实践,以增强未来新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新鸿成市场不再是单一的批发市场。这是一个全新的商业和文化旅游项目,也是全国第一个“风景文化旅游商贸城”。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集批发和零售为一体,具有文化旅游和休闲功能的商业中心,形成“商业支撑、文化引导、旅游推广、智慧融合”的创新模式。
经过六年的建设,新鸿诚大型市场主市场的所有项目都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主市场交易区具备交割条件。记者从南昌新鸿成大市场项目推进和整体搬迁协调领导小组了解到,新市场主市场将于8月29日全面开放。
有5条新的公交线路,共计14条到达新的宏城市场。
新鸿诚大型市场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省市重点工程,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推动。各种市政配套设施有序推进。
近日,南昌市行政审批局向社会公布了四条新的公交线路,其中三条分别通过新鸿诚市场、265、267和585。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有两条新的公交线路从新洪城市场和九龙湖到新洪城市场,目前正在讨论线路走向。
随着原有的235、241、505、536、707、235快线、高铁定制2号线的增加,以及29、256条线路的优化调整,将有14条公交线路通过新洪城市场。14条公交线路覆盖了南昌地区的一半以上,包括红谷滩、东湖区、西湖区、高新区、青云谱风景区和南昌县,连接南昌西站、南昌站等重要交通枢纽。
另据了解,位于宏达科技物流园区旁边的新宏城大市场公交枢纽项目正在加速建设,预计明年竣工运营。
(地铁4号线和6号线将在新市场相遇)
地铁4号线新鸿城大市场站和新鸿城大市场东新站。目前,该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开始运行。根据最新计划,未来地铁6号线还将与4号线在新鸿诚大市场站和东信站合并,这将大大
受地铁4号线建设影响的东乡路预计将于7月底全部完工,届时新市场的东、西、北、南四条主要道路将全部开通。长南大道高速公路已经通车,南昌最宽的高速公路——陶昕大道也在提速,九龙湖过江通道预计将在年内开工建设.以新鸿诚市场为中心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为新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西省首个“轮轴”的设计与应用
为了极大地提升消费者和商家的体验,宏达集团采用了一系列尖端的设计理念,有效地解决了旧市场的停车问题。
新鸿成市场在主市场的屋顶和地下一、二层有超过10,000个停车位。这些停车位将统一管理,实现智能停车。
除了目前商业综合体普遍支持的自动识别停车和手机扫描二维码支付外,二楼地下停车场还将支持蓝牙定位和手机室内导航及汽车搜索功能,以避免客户在地下停车场找车的尴尬。
屋顶停车场采用机械式立体停车设计,顶部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既能挡风防雨,又能持续为停车场提供清洁能源,创造绿色节能市场。
车辆可以通过新鸿诚大型市场主交易区的“轮轴”到达各交易模块的地面和屋顶停车场,这也是江西第一个“轮轴”设计。单向运行的“轮轴”也极大地方便了货物的运输。进入轮轴后,汽车可以到达任何楼层,直接停在商店门口装卸货物。
为批发、零售和文化旅游建立一站式购物基地。
今年8月29日开业的主要业务是批发。在宏达集团的总体规划中,新市场将成为集批发零售、商务办公、文化旅游、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新一站式购物基地。
除了目前企业入住的高端写字楼外,主要市场还在建设宏达龙薪酬商城,集生鲜超市、风情商场、品牌服装、休闲餐饮、数字体验、化妆品、创意空间、儿童娱乐和教育、时尚娱乐、美食餐饮、主题影院、音乐餐厅、时尚酒吧于一体。
在宏达龙薪酬商城的规划中,通过搭建大数据智能平台,实现会员系统、收银机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和非感应式停车系统的互联。虚拟现实/现实技术将被引入商业领域,使线下商务更具体验性和吸引力。
在主市场下面,有一条1.2公里长的工薪河。沿河的商业步行街与新鸿诚大市场的地铁站直接相连。规划设计了八个江西文化主题庭院,包括书院的韵味、开天辟地、客家老园。
沿着长福河走向赣江,新鸿成市场规划设计了一座高约120米的长福阁。建成后,昌福阁将从北向南面对历史建筑滕王阁,成为南昌第一河两岸风景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鸿成市场将成为南昌的又一个“网络红卡突破点”,为南昌增添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建设“江西省网络红色直播中心”
新的宏城市场不仅是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全新升级,也是运营商宏达集团和入驻商户管理理念的更新。
在省商务厅和市、县商务局的支持和协助下,宏达集团下属的宏达隆薪科技有限公司与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达成合作,在新的宏城市场共同建设“宏达数码产业园”项目。该项目计划引入商品直播和在线体验等新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并建设“江西在线红色直播中心”。“江西在线红色直播中心
宏达集团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也在转型升级。洪自己的“企业大学”——宏达学院专门负责商户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指导和帮助商户掌握新技术、把握新趋势、创新管理,促进市场商户做大做强。目前,该项目建设正在加快,计划于今年9月随着新市场的全面开放正式开业。
未来,宏达集团还将提供保姆和家政服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与商家合作开展全省乃至全国品牌旅游活动,打造中央商品交易会,积极搭建网上平台,打造永无止境的网上“新鸿诚商圈”。
打造南昌首个“一站式政企联合服务大厅”
南昌县政府以建设“五型政府”为出发点,全面营造了“四最”的经营环境,目前正与宏达集团合作建设“政府与企业管理一站式联合服务大厅”。服务大厅位于新鸿诚大市场北门。建成后,市场监管、公安、税务、工商等政府相关部门将集中落户,极大地方便了市场商家的日常经营活动。同时,服务大厅还将成为南昌市首个“一站式政企联合服务大厅”。
此外,一些支持新市场和市场商人的政策正在制定、完善和适时颁布。
南昌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支持新鸿达搬迁开放的既定方向和时间,全力做好区域内各项功能的配套和完善工作,确保今年8月中下旬平稳过渡和全面开放,加快红星美凯龙、新疆特色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重点建设新鸿成商圈。
新市场预计将解决并推动20多万个工作岗位。
新宏城大市场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确保就业、民生、供应链安全、稳定区域经济发展、落实省会城市落实党中央“六个保证、六个保证”的责任而采取的重要举措。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将容纳2万多家商户,带动2000多家生产企业,孵化数千个干牌品牌,解决和带动20多万个就业岗位,第一年实现营业额近1000亿元,年税收10亿元,向全国三大产业迈进。
旧市场规划打造宜居宜业的宏达中心商务区
旧市场搬迁完成后,原址将被拆除,腾出的380亩空地将为南昌城市功能和质量的改善以及下一步的城市化留下空间。
根据政府的规划定位,旧市场地块拟采用“城市综合体商业区”模式进行改造升级。过去,功能单一、生活落后、交通拥挤的地区将融入生态文化元素,完善各项配套功能,打造宜居、工业的宏达中心商务区。
老洪城商圈规划建设宜居工业城市功能区
老宏城大市场的搬迁关闭和新市场的全面开放,是宏城商圈整体升级的重要试点和示范。
《南昌市洪城商圈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表示,在旧鸿城搬迁关闭后,鸿城商圈剩余的17个专业市场将在监管规则的指导下,逐步剥离批发业态,转型为中高档零售商业、商业及住宅、娱乐、体育及休闲、二类住宅用地。最终,整个宏城商圈将变成一个环境优美、质量提高、服务大众的宜居宜居城市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