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南昌航空城。从11时20分开始,飞行命令发出后,L15战斗机从瑶湖机场的跑道上起飞,飞上天空。在跑道一侧的南塔,全国政协委员、江西洪都航空公司副总工程师崔正在试飞大楼的工作区域忙碌,协调试飞工作。
崔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洪都公司工作30多年。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他深切关注江西的“航空梦”,为江西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空研发的加强、江西飞机的飞行、航空城市的崛起和航空市场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从支持江西通用航空示范省建设的建议,到希望国家层面支持江西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空域使用效率,一个建议一个建议,一个建议一个建议,体现了崔对航空产业的关注和思考,也见证了我省航空梦想的进一步加速实现。
中国首个无人机航空运营牌照已经建立,中国民航江西飞机适航认证中心已经揭牌,江西快运开通首条通勤航线,北航江西研究院已经成立,C919已经来江西试飞,航空产业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崔认为,近两年来,江西航空工业的发展迎来了质的飞跃,这为他的“委员会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要求。
“按照高标准建造的瑶湖机场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同时加强与长北国际机场的整体协调,优化空域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充分利用南昌飞行会议平台,适时增加相关企业项目的合作与交流……”去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省委员会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就“我省装备制造业优质发展”举行了专题磋商。崔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我省航空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今年新皇冠肺炎爆发后,崔在公司于2月中旬实现了生产系统的灵活恢复后,立即上岗工作。从2月17日起,他负责的第6、L15战斗机教练机飞行试验工作将陆续恢复。
推动航空人才培养是崔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崔对的人才需求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推动下,我省航空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人才是强化、延伸和补充链条的关键。今年我会就这个问题征求意见和建议,并积极提出建议。”崔对说道。(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