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江西省各地文化场馆有序开放,文化企业恢复工作和生产,线上线下文化活动日益活跃.江西文化产业的活力正在恢复。
积极应对推进文化产业化的危机
江西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强劲。2019年,全省规范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04.42亿元,增长17.3%,居全国第四位,居中部第一位。
进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流行病极大地影响了文化产业。据初步统计,疫情给全省文化产业造成了约70亿元的损失。面对压力和挑战,我省积极应对,采取有力措施突破重围:落实国家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和我省已出台的政策体系,根据实际需要及时研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增加信贷供给、提供优惠利率、提高融资效率、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有效满足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要在落实正常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消费,促进文化消费场所安全有序开放。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江西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季度统计显示,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达到413.74亿元,同比增长12.5%,居全国第二位,中部第一位。
目前,我省正在探索建立文化旅游产业链链长体系,促进文化产业集群整体发展,以文化旅游主导产业为重点,通过链条铸造、链条补充、链条强化和链条延伸培育龙头企业和引擎工程,完善配套措施,加快产业链升级优化,促进价值链升级,为加快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转型,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提供制度保障。到20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旅游产业增加值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使江西成为全国影响力较大的文化旅游强省。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组合拳”
受疫情影响,许多文化企业发展困难。对此,我省及时推出了具有江西特色和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文化企业贷款”。“文化企业贷款”的推出是我省最近推出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双拳”之一。借鉴外省经验,结合江西实际,我省制定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文化金融为重要出发点,通过“建立机制、抓试点、优政策、惠企”形成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根据《若干措施》,我省计划到2025年建成一批文化金融特色支行,建立1-2个省级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和省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文化金融服务覆盖1000多家文化企业,文化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大大降低了中小文化企业的融资成本,力争新增10家文化“新三板”上市企业和5家境内外上市文化企业,基本建立起满足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和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此外,我们省也在努力
构建“1 N”文化经济政策体系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在文化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的高地位推动下,我省积极构建“1 N”文化经济政策体系。
2019年6月21日,《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正式发布实施,从优化产业结构、搭建产业平台、激发市场活力、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落实相关政策、加强人员支持、完善推进机制等八个方面提出了“33”支持措施。这是“1 N”中的“1”。
我省还发布了《江西省文化产业项目扶持管理办法(试行)》《江西省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及规范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做好全省文化产业单位核查认定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登记相关工作的通知》《江西省文化出口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等。到时候。
自今年年初以来,政策出台得更加深入。《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中小文化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加快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围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我省也将出台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的优质发展服务。目前,省商务厅正在牵头研究制定江西省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重点项目认定管理办法。南昌海关率先建立了对外文化贸易统计系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在牵头研究制定支持措施,促进全省广告业的发展。省发改委正在牵头建设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图书馆。与此同时,各地区、各城市也在根据省级部署出台配套措施。
如果人们的思想向前发展,江西文化产业的未来将是辉煌的。(龚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