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丁亚龙)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的西北师范大学14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泰国华文教师协会携手共进。由两所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云课堂”推出了一系列“汉字文化与汉字教学”课程,帮助海外华文教育“停课继续学习”。
泰国汉语教师协会成立于1984年,旨在促进泰国汉语教师之间的合作,促进汉语教育,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泰中传统友谊和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到目前为止,中国有近1000名正式教师。
“受疫情影响,包括泰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师都面临着‘教与学’的巨大挑战。在线培训课程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也是他们迫切需要的。”泰国华文教师协会主席、85岁的罗在网上表示,西北师范大学推出的“华文云班”与协会的“第二课堂”有关联,并精心设置了在线直播培训课程,代表海外华文教师表达谢意。
这个现场直播课程的重点是汉字教育。分为汉字起源与演变、六书与汉字构造、汉字教学、汉字文化、汉字信息处理等课程。它在脸书和钉住频道上直播。它采用“微课讨论”的新“云课堂”模式讲述汉字故事。
2012年,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西北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基地在兰州成立,致力于华侨教育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学校每年都派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到泰国接受来中国寻根旅游的泰国华侨儿童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活动。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舒天在演讲中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热”和“中国热”正在泰国升温。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他们的影响辐射了整个汉字文化圈,为东方文明的孕育和传承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一系列的课程将通过讲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来讨论学习和教授汉字的有效、有趣和有用的方法和途径。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这种流行病也加速了在线汉语教育的发展,受到国内外教师的欢迎。”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武和平表示,“网络教学”是疫情下的一项应急措施,未来将逐渐成为常态。探索“网络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促进中国教育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