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中俄世代友好的种子
本报俄罗斯记者张郑光,张晓东·库普
透过云层,一缕阳光洒在莫斯科的街道上,给这座冬季城市带来温暖。1月18日,莫斯科郊区五村中共六大永久展厅被装饰一新,喜气洋洋。这里举行了一个特别的“春节快乐”春节晚会。该活动由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五村政府和“灵感”现代美术馆联合举办。许多当地的儿童和青少年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这里体验中国年。

大门上方的红色灯笼,挂在墙上的中国结,以及中国书画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一年中浓郁的中国气息。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文化参赞、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龚佳佳告诉大家,中国农历新年也叫“春节”,意思是春天来了。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与亲戚团聚。
中国民俗传统手工艺展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许多客人的注意。馆长伊琳娜·扎卡里娃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她基本上提供了现场的展品,包括中国民间工艺品、民间布老虎、兔子、马等十二生肖动物玩偶的剪纸,以及俄罗斯儿童创作的以燃放鞭炮、贴对联、看灯会为主题的反映中国春节文化习俗的贴纸。
在扎卡里娃的示范下,一些孩子切割窗花,一些孩子制作描绘中国十二生肖的贴纸和明信片。扎卡里娃还告诉孩子们关于十二生肖的中国民间传说,以及为什么十二生肖中最小的老鼠排在第一位。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着。"谁知道中国农历新年——春节是哪一天?"“今天。”面对扎卡里娃的问题,一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另一个孩子立即纠正说,“1月25日。”
然后,扎卡里娃拿出红色的单词“福”,问孩子们这个汉字是什么意思。“幸福!”一个孩子大声喊道。她把“fu”这个词颠倒过来,问道:“把“fu”这个词贴反是什么意思?”这真的绊倒了这些可爱的孩子。扎卡里娃耐心地解释道:“这就是幸福的含义,因为‘到’和‘倒’的中文发音是一样的。”孩子们突然开悟了。
活动当天,莫斯科“人类”剧院的演职人员也为每个人表演了一出戏剧《灶王爷的故事》。剧本的创作灵感来自扎卡里娃写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孩子们沉浸在演员用幽默语言表演的中国童话中。
Zacharova告诉记者,俄罗斯儿童对中国和中国童话非常感兴趣,中国儿童也喜欢俄罗斯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和民歌《卡林卡》。“让俄罗斯和中国的孩子了解彼此的文化,播下两国世代友好的种子。”
(莫斯科,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