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疫情检验的中国,坚持开放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优质发展之路。这充满魅力,通向阳光大道,一个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世界。
随着中国各地工作和生产的恢复,以及公众出行和消费的增加,外国媒体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迹象:“中国主要城市的交通状况已恢复到去年的水平”、“中国已重新开放了数千个旅游景点”、“电力、钢铁需求和汽车制造业等重要指标接近恢复正常”.经过艰苦努力,继国家防疫和控制战争取得重大战略成就之后,中国经济复苏的迹象令人鼓舞,在疫情的阴影下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宝贵的信心和力量。
中国的经济复苏和发展是稳定的。截至4月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运营率达到99.1%,职工返岗率达到95.1%。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4月份为50.8%,连续两个月高于繁荣-萧条线,表明经济持续复苏。商务部对全国8200多家重点外资企业的调查显示,截至4月28日,76.6%的外资企业回收率超过70%。美国杂志《外交政策》的一篇文章称,中国的商业活动正在恢复,“复苏表现令人鼓舞”。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表示,中国成功应对疫情挑战,有序恢复工作和劳动力,为所有国家战胜疫情带来了希望和钦佩。
经过疫情检查,世界对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恢复力更加有信心。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齐全,增长潜力巨大……这些经济优势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外资企业选择中国市场。外国投资者表示,他们对中国长期业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没有改变。2020年,中国美国商会《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仍然是大多数华美投资企业的主要市场。根据中国南方美国商会发布的一份报告,75%的受访企业表示,不管疫情的影响如何,他们都不会改变在中国的再投资计划。《日本经济新闻》文章指出:“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留在中国,因为他们不仅将中国视为出口加工基地,更重要的是,中国已成为他们生产的商品的消费市场。”沃顿商学院的莫里斯科恩教授认为,中国作为制造业主要供应商的地位不会改变。
通过疫情检查,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机遇。新一轮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有限的。中国经济长期良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因素和条件没有改变。在抗击疫情期间,“云办公”、“住宅经济”、网络教育、商品直销、智能配送、医疗卫生服务等领域表现良好,出现了许多新的消费热点,体现了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大内生动力。德国新闻电视台报道称,“中国制造”展示了其在疫情中的科技优势,这要归功于“中国拥有一个极具创新和竞争力的创业环境”。美国商会4月30日在中国发布的最新一期《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中国国内消费带来的增长以及日益庞大和富裕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是华美企业最大的机遇,而持续的经济和市场改革是第二大机遇。这表明,改革创新带来的活力向世界表明,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机遇的地方。
剩余的全文
经历了疫情检验的中国,坚持开放创新,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随着中国各地工作和生产的恢复,以及公众出行和消费的增加,外国媒体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迹象:“中国主要城市的交通状况已恢复到去年的水平”、“中国已重新开放了数千个旅游景点”、“电力、钢铁需求和汽车制造业等重要指标接近恢复正常”.经过艰苦努力,继国家防疫和控制战争取得重大战略成就之后,中国经济复苏的迹象令人鼓舞,在疫情的阴影下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宝贵的信心和力量。
中国的经济复苏和发展是稳定的。截至4月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运营率达到99.1%,职工返岗率达到95.1%。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4月份为50.8%,连续两个月高于繁荣-萧条线,表明经济持续复苏。商务部对全国8200多家重点外资企业的调查显示,截至4月28日,76.6%的外资企业回收率超过70%。美国杂志《外交政策》的一篇文章称,中国的商业活动正在恢复,“复苏表现令人鼓舞”。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表示,中国成功应对疫情挑战,有序恢复工作和劳动力,为所有国家战胜疫情带来了希望和钦佩。
经过疫情检查,世界对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恢复力更加有信心。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齐全,增长潜力巨大……这些经济优势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外资企业选择中国市场。外国投资者表示,他们对中国长期业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没有改变。2020年,中国美国商会《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仍然是大多数华美投资企业的主要市场。根据中国南方美国商会发布的一份报告,75%的受访企业表示,不管疫情的影响如何,他们都不会改变在中国的再投资计划。《日本经济新闻》文章指出:“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留在中国,因为他们不仅将中国视为出口加工基地,更重要的是,中国已成为他们生产的商品的消费市场。”沃顿商学院的莫里斯科恩教授认为,中国作为制造业主要供应商的地位不会改变。
通过疫情检查,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机遇。新一轮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有限的。中国经济长期良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因素和条件没有改变。在抗击疫情期间,“云办公”、“住宅经济”、网络教育、商品直销、智能配送、医疗保健等领域表现良好,出现了许多新的消费热点,体现了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大内生动力。德国新闻电视台报道称,“中国制造”展示了其在疫情中的科技优势,这要归功于“中国拥有一个极具创新和竞争力的创业环境”。美国商会4月30日在中国发布的最新一期《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中国国内消费带来的增长以及日益庞大和富裕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是华美企业最大的机遇,而持续的经济和市场改革是第二大机遇。这表明,改革创新带来的活力向世界表明,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机遇的地方。
中国不仅是重要的全球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也是重要的研发基地和产业枢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及时恢复了工作和生产,企业陆续开工,员工陆续复工。恢复工作带来的生产效率和消费势头已逐渐显现,有助于缓解这一流行病造成的全球经济困难,并使贫困人口减少
人类命运相同。世界经济需要所有国家共同应对艾滋病带来的挑战和低谷,开放合作,携手发展。第127届广交会将于今年6月首次在网上举行,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商品交易会将如期于11月在上海举行。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稳定器和动力源的具体表现。经历了疫情检验的中国,坚持开放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优质发展之路。这充满魅力,通向阳光大道,一个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世界。
《人民日报》(2020年5月2日03版)
(责任编辑: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