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假期是中国进入正常防疫控制阶段以来的第一个长假。最近,全国许多文化旅游部门和景区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五一假期旅游提示,对订票、景区安全有序开放、景区限制流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这些提示和说明中的大部分要求游客在五一假期期间“不要预订,也不要旅行”。
今年的五一假期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假期。这不仅体现在从10多年前的3天假期到5天假期的转变上,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新发肺炎疫情的影响,公众已经在家“扎根”长达3个月,迫切需要借助五一假期外出放松身心;第二,疫情的防控还没有完全结束,但已经成为常态,所以五一假期出行不能掉以轻心。
旅游和防疫都是必须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并在2020年“五一”假日旅游景区开放管理视频会议上强调“预防为主,控制为主”。只有把预防和控制放在首位,把预防和控制作为度假旅行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我们才能安全、健康地享受这难得的五天长假,不会把自己和他人置于风险和隐患之中。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在五一长假临近之际,“实名预订”、“景区限制”、“跨峰出行”、“文明出行”等成为媒体和公众提及的关键词和高频词。政府和公众之所以对这些措施寄予厚望,是因为他们能够在今年的“五一”期间实现安全、健康、有序的旅游,以免因旅游而使正常的疫情防控更加困难。
剩余的全文
今年的“五一”假期是中国进入正常防疫控制阶段以来的第一个长假。最近,全国许多文化旅游部门和景区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五一假期旅游提示,对订票、景区安全有序开放、景区限制流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这些提示和说明中的大部分要求游客在五一假期期间“不要预订,也不要旅行”。
今年的五一假期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假期。这不仅体现在从10多年前的3天假期到5天假期的转变上,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新发肺炎疫情的影响,公众已经在家“扎根”长达3个月,迫切需要借助五一假期外出放松身心;第二,疫情的防控还没有完全结束,但已经成为常态,所以五一假期出行不能掉以轻心。
旅游和防疫都是必须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并在2020年“五一”假日旅游景区开放管理视频会议上强调“预防为主,控制为主”。只有把预防和控制放在首位,把预防和控制作为度假旅行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我们才能安全、健康地享受这难得的五天长假,不会把自己和他人置于风险和隐患之中。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在五一长假临近之际,“实名预订”、“景区限制”、“跨峰出行”、“文明出行”等成为媒体和公众提及的关键词和高频词。政府和公众之所以对这些措施寄予厚望,是因为他们能够在今年的“五一”期间实现安全、健康、有序的旅游,以免因旅游而使正常的疫情防控更加困难。
实名预约确实是加强疫情防控的有力工具,因为它不仅可以为景区的流量限制提供前提条件,还可以通过分时分段的流量限制措施,有效避免游客长队、拥挤等常见现象。正是因为实名制,为景区限制人流和高峰出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五一假期的防疫工作做出了贡献。
推广实名预订的主体当然是旅游部门和景区管理者。因此,全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区都应坚持“无保留,无旅游”的理念,并注重通过改进技术和渠道,为游客创造实名预订的条件。目前,绝大多数景区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等。景区不仅需要通过这些渠道发布实名订票的操作流程,还需要根据越来越多习惯于通过第三方购票平台购买景区门票的游客的特点,与这些平台进行合作,及时开通分时订票功能,方便游客订票。
无论“实名制”有多完善,要想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离不开游客的文明素质和规则意识的配合。如果没有文明和统治意识,即使只有三个人,也会有拥堵。此时,文明素质和规则意识不仅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让“无预约,无旅行”成为今年“五一”假期的标准,也就是让文明和秩序成为标准。
(编者: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