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今年春天的“新华红”吗?江西新华出版集团的这批职工,在“课前上学”的关键时刻冲上来,被排除在民族战争的“流行病”危机之外,给广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中小学开学后,全省高校按照错时、错峰、自愿的原则有序复课。复课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确保教材“在上课前到达”。为此,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这群“新华红”再次全力以赴。
5月29日晚,在南昌高新区南昌理工大学顶楼一个只有200多平方米的临时教材仓库里,来自南昌新华书店的十几名中、高等学校教材经销商聚集在一堆教材周围,进行拆包、分拣、重新包装、邮寄账单、装车和发货,只是为了把它们邮寄给那些因某种原因无法回校学习必要教材的学生。
本来,在今年二月农历新年之前送到学校的大学和中学的教材只在学年开始时分发。受疫情影响,他们只能被邮寄到全国各地的学生。接下来还有一个实际问题。对于8562个包装的5万多份大学和中学教材,仅邮寄费用就将近5万元。南昌理工大学不是一个例子。在其他高校,如江西旅游商务职业学院,他们也面临着教材邮费高的问题。
与由政府出资的小学和中学教科书不同,国立大学和中学教科书自2004年以来一直由大学独立竞标,学生自愿购买。尤其是近年来,南昌高校和中学教材的发行市场竞争激烈,除去人力等运营成本后利润微薄。如果企业承担了不在服务范围内的成本,就很难盈利。
“新华书店是一家国有企业,服务文化教育一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由于高校复课迫在眉睫,我们不会为邮寄费用而挣扎。我们会花时间把教材寄给学生,并认真承担起新华书店的责任。”南昌新华书店总经理傅及时果断地作出了明确指示。结果,南昌理工大学教学楼的顶楼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6月7日中午,南昌工程学院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发放了5万多份教材,共计8562套。(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