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检查水果生长
“穗中有粮,忙种”。6月6日上午,60岁的张宝根和他的妻子来到村子东边白岗山下的蔬菜棚。梨瓜种在温室里。每隔两三天将剪去大面积生长旺盛的绿叶和卷须,去掉没有花茎的过度生长的卷须,以保证小瓜生长所需的营养集中供应。
这是南昌县三江镇春辉农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也是当地政府的工业扶贫基地。张宝根和他的妻子是这个村子里的贫困家庭,因为他们健康状况不佳,患有各种慢性病。去年扶贫基地的棚子建成后,作为扶贫对象的这对夫妇被招募到合作社从事水果和蔬菜的修剪和采摘等轻体力劳动。每天也有1200元的收入。对于健康状况不佳、不能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老夫妇来说,他们是一笔大收入。
蔬菜大棚是政府投资的高标准多跨钢架塑料大棚,占地10多亩。它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原来独立的单间温室与高品质的材料连接起来。温室空间大,设备先进,配有超大风机、湿帘、防虫网、卷膜机、保温帘、遮阳帘等设施。基地负责人张行说:“这是一个废弃的砖瓦厂的旧址。温室是去年建造的,目前仍处于土壤改良阶段。只有一些水果和蔬菜,如黄瓜、梨和甜瓜在这个季节被种植。随着土地肥力的提高,我们将在早春和晚秋引进多种优质高产蔬菜和反季节果蔬,充分发挥超级温室设施的优势。”
近年来,南昌县三江镇大力实施工业扶贫,带动群众稳定致富。扶贫基地是按照现代农业的高标准建设的。已建成的扶贫基地已外包给种植专家经营。资本收益将回馈给当地的贫困家庭。根据生产需要,优先安排贫困户进入基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南昌市三江镇扶贫干部王晓红表示,“基地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农业技术对周边农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有利于现代农业的推广。”望着基地四周葱茏的群山,王小红感慨道:“过去这里几百亩的山地大多杂草丛生,树木杂生。现在,农民们已经把它们种植在花圃里,种植柚子、橘子和其他果树。”(南昌晚报,艾南昌客户文首席记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