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整洁,“城市牛皮癣”现象消失,店外经营现象明显减少.最近,西湖区把资源和精力集中在“补短板、强弱项目、建立机制”的工作要求上。它对城市管理进行了细致而大规模的升级。通过城市管理进入社区、“天网地线”和城市管理“巡回法庭”等创新方式,努力改善城市环境,更新城市色彩价值,提升城市功能和质量。
城市管理直面社区服务
“城管融入社区,改变了我们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刻板印象。他们不仅用手教我们垃圾分类,还会首先处理我们报告的问题。”近日,西湖区城管局工作人员来到桃花镇陶昕嘉园小区,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居民们称赞“城管走进社区”。
今年4月以来,在去年“城市管理进社区”试点示范的基础上,西湖区深化工作,实现了“城市管理进社区,面对面服务”活动的全覆盖。目前,已建立13个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点。
“城市管理人员与社区干部和物业管理人员一道,就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内乱、无序建设和混乱等问题向公众提供咨询,从而实现了从发现问题到发现问题的转变。到目前为止,我们社区城管工作室的执法队伍成员已经为500多起各种违法行为提供了咨询。”西湖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于水红说。
天网地线清理
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烧烤油烟”、“噪音扰民”、“道路堵塞”等问题,西湖区城管局依托“智慧西湖”平台,在船山路、前进路、桃花北路试点推出“天网地线”监管模式——。制高点安装了摄像头,沿街店面前方1.5米处画有黄色标记,摄像头与执法中队的监控平台相连,正常工作24小时不关闭。“当摄像机拍到店主离开商店去做生意后,我们会给店主打电话,挨家挨户地劝说。对于拒绝配合工作的业主,我们将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余水红说。
目前,西湖区城管局已对天网抓获的350多个网点和280多个流动摊点进行了整改,其中4个被处以行政处罚,共计3000元。通过技术防范和人民防空相结合,成功消除了“执法人员下班后上班违章”现象,确保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
巡回法院解决矛盾和纠纷
由于城管部门本身没有执法权,只能通过说服、教育和宣传等方式获得当事人的支持和配合,导致城管执法效果不佳。
为此,西湖区会同法院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法院”模式,建立全市首个“城市管理巡回法院”,快速审查和执行城市管理行政机关申请的非诉讼行政执法案件,解决城市管理领域的矛盾和纠纷,有效解决违法当事人拒缴罚款和行政处罚执行难的问题。
自去年7月城市管理巡回法院成立以来,共处理了9起相关案件。在巡回法院受理此案之前,案件当事人已经履行了他们的义务。
“城市管理巡回法院的设立为解决当前城市管理中的问题提供了咨询、备案、审判和判决的‘一站式’司法保障。它为行政审判和行政执法开辟了“最后一英里”,为群众服务,促进了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