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公共汽车开到我们家门口,让我们山区的老百姓走上一条艰难的道路,抬起他们的脚。”5月26日中午,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泉口镇八角村,阳光明媚,凉风习习。一辆白色的19座空调巴士停在村门口新建的候车亭,“准备出发”不久,它将把村民们带到他们面前崭新的6米宽的水泥路上,并把他们送到泉口镇和武宁县的学校、市场、医院和车站。
“致富先修路”。2016年,江西推出《江西省关于进一步发挥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基础支撑作用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村村通(省、市国家机关批准的村,简称村)的目标。四年来,江西把推进农村公交服务作为服务民生、准确消除贫困、实现高质量交通发展的重要手段。不断拓宽农村公交线路,不断增加农村公交数量,大幅提高乡镇公交服务率,让农民出行更加便捷。
截至今年3月,江西省合格村的公交服务率已达到99.99%。在17,041个合格的村庄中,只有3个尚未实现公共汽车服务。
位于武宁县延绵山区的八角村就是其中之一。在此之前,由于道路损坏和其他原因,该村直到去年下半年才连接公共汽车,当时该村开始了一个道路修复项目。经过将近半年的准备,道路被连接起来,公共汽车终于进山了。
无独有偶,随着国家进入“两会”,萍乡市泸西县张家芳乡杂Xi村和曲田村也开始在已形成的村庄试行“公交服务”。在乡村蜿蜒的山路上,学生们正乘坐公交车,走出大山,越来越快地学习。
张家房巷运输办公室主任朱告诉记者,在学生上学之前,要么家里有摩托车接送他们,要么家里没有摩托车的话,就让他们搭便车。过去需要大约一个小时,道路相当崎岖。现在只需要15到20分钟。
记者了解到,上述三个村公交服务的实现,标志着有条件的乡镇公交服务100%、村公交服务100%的目标已经实现。大众已经走出大山,乘公共汽车致富,他们的幸福和成就感越来越强。
这条路的总的规则是繁荣。虽然道路通向山,公共汽车通向家,人们可以方便地旅行。当地的工业也利用这些道路飞速发展。贫困的山村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全口镇综合治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振龙告诉记者,农村公路的建设,实现村村通客运,即村村通物流配送,将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通过利用这种特殊的“东风”,红薯、鸡、牛、羊等优质农产品将被运往全国各地,将传统产业转变为大型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消除贫困和振兴农村发展。(记者沈冠南、谢、王、涂文华、陈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