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市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在开幕会议上,八名CPPCC成员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合会和知识产权联合会作了书面发言。
“启动香堂现代国际物流品牌,推进我市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率先把南昌打造成更大更强的大都市。”
“加强5G网络建设。建议市政府积极向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寻求相关资金
“确保安全底线,确保‘饮用水安全’,并监督从‘水源’到‘水龙头’的饮用水安全。”
……
CPPCC提案是CPPCC成员参与政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协助市委、市政府加强与各界人士联系、了解社会情况和民意、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的重要渠道。从推动我市物流产业向高端发展,到推动我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从推动南昌航空产业腾飞引领旧住宅区管理模式创新,从护送医疗与维护相结合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从大力支持县区特色产业集聚升级到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八位成员发表了许多见解。
香堂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江西毗邻长治,人员、信息、物资交流越来越频繁。南昌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香塘物流园区是我省重点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经过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推动南昌物流业向高端发展。
但是,我市物流业发展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路网支撑能力弱、龙头企业和外向型企业较少、物流业资源整合不足、产业组织培育缓慢、未能建立市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问题。为此,中共革命委员会主席、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薛建议,要全力打造湘汤现代国际物流枢纽,把南昌物流业推向高端。
他建议加快建设国家物流中心,建设新的内陆开放高地。从制定高标准的规划和设计到改善基础设施,公园的功能将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加快特色开放口岸建设,把湘唐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商品集散地和快速消费品集散地,重点发展湘唐特色农产品销售。
他还建议发挥专业园区的集群效应,建立供应链服务平台,推进园区信息化建设,加快内外部物流资源整合,提高产业服务水平。“我们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南昌一定能够提升香堂现代国际物流品牌,推动我市物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展示南昌做大做强大都市的第一责任。”薛对说道。
推动南昌航空产业领先
南昌引进并落户了28家航空企业,承接了C919大型飞机机身制造,建成了国内领先的瑶湖机场,成功完成了C919大型飞机的过渡试飞任务,成功举办了首届南昌飞行大会
鉴于瑶湖机场运营困难,黄庆余建议借鉴国内荆门漳河机场和贵州黄果树机场的运营模式,建立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在保证军事航班优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瑶湖机场的民用功能,并在昌北机场和瑶湖机场之间建立专用通道。 利用瑶湖机场作为长北机场的客运备件和货运机场,提高长北机场的客运能力,充分利用瑶湖机场的物理空间。
利用各种保险为医疗与维修的结合保驾护航
医疗与养老相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是实现老年人“有医养老”愿望的理想模式之一。然而,没有以医疗保险为主导的多种保险制度的支持,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无法实现的。
对此,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农业劳动党南昌市委兼职副主席、市民防办主任许婧认为,应发挥各种保险功能,保障医疗养老相结合的模式。
“2016年6月,南昌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民政部指定为全国第一批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试点城市,将南昌的养老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但是,现行保险政策仍存在一些限制,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审查周期过长,长期护理保险尚未建立等。目前,我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每年审核一次。目前已有11家医疗护理机构获得医疗保险定点资格。未取得医疗保险定点资格的,不能有效满足慢性病老人、残疾老人和亚健康老人的需求。”许婧建议创新医疗保险制度,为医疗护理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减轻老年人负担;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支持商业保险的推广;加强监管,打击保险欺诈,确保医疗护理机构健康运行。
支持县区特色产业集聚升级
民营企业是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主体,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南昌市县特色产业集聚升级过程中,存在同质化、创新升级不到位、产业集聚不足、中小龙头企业弱等诸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对此,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熊志刚建议,加快县区产业集聚升级,加强统筹规划,从大都市核心区和市级角度协调配置各种资源和要素,弱化行政壁垒,加强大都市内外经济社会联系,形成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创新驱动集聚发展战略,支持创新载体建设,引导企业自主设立或联合设立研发机构,大力推进公司与机构间的深度科技合作,大力推进技术、品牌和结构升级战略;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力争在每个集聚区建设1-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协调的产业集聚促进机制。
协调5G生态资源共享
我们的c
同时,要大力建设5G生态系统,加大对5G相关产业的投资,打造5G产业新生态。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和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型化示范企业;实施一批虚拟现实等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促进我市优势重点产业的转型发展。重点推进5G虚拟现实示范应用,参照广州实践,加快5G虚拟现实应用向各行业的渗透,重点建设南昌5G虚拟现实示范应用基地。“加快产业人才集聚,加强与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鼓励采用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引进方式,向国内外引进一批5G领域的高端人才。”胡斌建议道。
创新旧住宅区管理模式
旧住宅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发展工程。南昌市有2695个居住区,其中1618个为旧区,占全市居住区的60%。近年来,我市旧居住区“硬件”改造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改造后长期管理的“软件”仍存在诸多问题。从2011年到2018年,该市522个旧住宅区得到了特别翻新和升级。更新改造资金财力资源多,社会资金少,硬件更新改造项目多,长期管理模式少。后期的长期管理是急需填补的“短板”。
旧居住区物业管理是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街道社区托管模式还是业主自治模式,旧住宅区改造后的后续管理在财力、人力和监督管理方面都难以长期维持,必须创新物业管理体系。”南昌市委副书记、西湖区政府副市长王光认为,南昌应积极探索旧住宅区管理中的党建领导模式,提高社区基层治理能力,引入社会资本“捆绑”改造和管理。同时,加强城市旧居住区管理的顶层制度设计,将旧居住区改造和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和引进相关物业管理制度,使数千万居民的旧居住区得到振兴和“慢慢变老”。
加强社区管理服务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社会稳定是以社区稳定为基础的。在抗击新皇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接触与排放、隔离与阻断、稳定与舒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此,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南昌市委书记李广珍认为,要加强社区管理服务,不断优化社会治理。
“目前,社区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如行政事务多、服务内容单一、团队不稳定、组织发展不足等。为了更好地做好社区工作,我建议实行“权力与责任同在,费用与物质同在”的责权利关系,形成权责统一的管理机制,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和自治功能,实现共同治理的共建共享,激发社会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力,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积极互动、社区治理多主体参与的局面。与此同时,我们将确保社区工作者应得的福利,并确保中央政府有关和照顾社区工作者的政策到位。”李广珍说道。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近年来,南昌取得了一些成绩
全国政协副主席、市知识委员会主席万敏建议,要严格安全底线,确保“饮水安全”,建立从“水源”到“自来水”全过程的饮水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源头监管,强化“治水责任”,强化重点企业排污监管,进一步实施城市污水处理质量提升和效能提升工程,全面实施农业和农村水污染治理,坚决消除黑臭水体。重视管网建设,做到“排水科学”,规范排水系统建设,分段制定排水工程方案,因地制宜确定截污方式,协调雨污系统建设。强化制度约束,形成“水污染治理合力”,建立多部门合作管理体系,实施跨境流域联防联控协议,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完善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体系和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塑造“水城品牌”,大力实施一批重大水环境管理项目,使我市成为水城知名旅游目的地。(甘泉南昌日报记者张林晓欧阳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