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郑

3月4日,江西省急救与后续医疗队队长(右一)及医护人员来到随州市中心医院龙门医院重症监护室查房,并进入重症监护室对12例新发肺炎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本报特约首席记者杨继红被送往重症监护室,这是一个被称为保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的重症监护室。
随州中心医院龙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是随州唯一一个收治新诊断肺炎的危重患者的病房。在这个特殊的地方,江西医疗救护队的“白衣战士”每天都在与疫魔战斗,为了他们的生命,为了病人的每一分钟的希望。3月4日,江西医疗救护队带着专家组进入重症监护室查房,记者目睹了“疫情”一线的艰辛。
“交接班最愿意听到的词是‘好转’‘稳定’”
随州中心医院龙门医院区4楼。这是这场战争“流行病”中“最危险的地方”,被称为“红区”(防疫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另一个名字),重症监护室——。
穿着不可穿透的防护服,戴着严密的面罩和护目镜,我立刻感到手脚沉重,呼吸困难。
推开明显写着“这扇门通常是关闭的”的门,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普通病房里没有练习八段锦的音乐,也没有医生和病人交流的音乐。这里非常安静,只有各种仪器运转的声音,还有医生和护士急促而轻柔的脚步声。
这是流行病恶魔最傲慢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所有被接纳的病人都极其危险。这也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地方。在这里,江西的“白衣战士”一次又一次战胜了死神。
9:00,江西省医疗救护队队员、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于结束了4个小时的工作,走出病房。“7名患者的病情稳定,并在过去几天有所改善”,“14名患者可以自主呼吸”,“15名患者不需要依赖呼吸机”.他将告诉他的接班人战友——刘娟,他是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也是江西省医疗救护队的一员。重症监护室里满是重症和危重病人。我们只能尽力创造生命的奇迹。”于说,每个人在每天换班时最想听到的词是“进步”和“稳定”,因为这意味着希望。“仍有12名病情复杂的危重病人。”江西省绥远医疗队重症监护室主任邹昊表示,随州市新官肺炎病情最严重的患者都在这里接受治疗,其中许多人有更严重的基础疾病。然而,江西医疗救护队的医务人员和他们在当地医院的同事从未放弃努力,也从未放弃毅力。
重症和危重病人的有效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到达随州后,江西救援医疗队抽调61名精锐士兵组成重症监护室,进驻随州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接管了两个新诊断重症和危重肺炎患者的重症监护室。总共有45名新诊断的重症和危重患者入院。
3月4日,江西援助医疗队队长黄晴带领专家组到重症监护室查房。通过整合医疗队专家资源和省内优质医疗资源,继续加强重症和危重患者的治疗,实施“一人一策”的治疗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只要有一分生的希望,我们就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在重症监护室,死神随时会打开倒计时秒表,医护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解除警报,为这些危重病人赢得生命的机会。
12: 50,离工作还有10分钟。邹昊和刘娟听到护士的呼叫:“8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偏低……”
随州中心医院龙门医院区4楼。这是这场战争“流行病”中“最危险的地方”,被称为“红区”(防疫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另一个名字),重症监护室——。
一场生死赛跑立即展开:气管插管被用来帮助病人用呼吸机恢复呼吸功能;深静脉导管插入术维持稳定的血压.邹昊说,这些行动是m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营救结束了。"病人仍处于危险之中,但他的生命体征稳定。"
“患者的每一个微笑,都让我们心头一暖”
在绝望中创造希望,在死亡面前把握自己的生命。对于坚持入住重症监护室的员工来说,病人给予的每一个微笑都是珍贵的。
14:30,邹昊和刘娟下班后走出病房。胸部和背部都湿了,他们立刻感到一种“冷的感觉”。
此时,保护期为4小时的防护服已“延长服务”。
"救援就像是与死亡的拔河。很难说你不会开始,除非你换上防护服。”邹昊说,在重症监护室的每一秒钟,都有一场生与死的拉锯战。
幸运的是,邹昊和他的妻子赢得了这场比赛。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如释重负地笑了。
在这场战争的“流行病”中,医护人员一进入重症监护室,不仅面临着沉重的工作压力,还面临着生与死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始终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
邹昊说重症监护室主要是为危重病人服务的,治疗非常困难。大多数时候,尽管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人们仍然无法重返天空,一些年轻人将不可避免地感到沮丧。
在这种情况下,当每个病人的病情好转时,微笑和温柔的“谢谢”会温暖每个人的心。"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