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齐美玉表示,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依赖它,国家依赖它。
回顾2019年,我们欣喜地发现江西的创新步伐越来越强:创新型省份建设稳步推进,“一走廊、两区、五市多点”区域创新格局基本形成。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不断进行。国务院批准在南昌、新余、景德镇、鹰潭、福州、吉安、赣州等七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昌大学的江风益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G的应用和推广走在全国前列,志干119等十大品牌场景的应用加快。江西省科技合同交易额预计超过130亿元……”江西省在努力中交出了辉煌的创新成绩单。这一来之不易的成就有力地证明了江西的不断创新和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注入的新动力。
科技新政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江西高举“创新引领”的旗帜,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潜力。
以得到科技界和全社会高度认可和关注的科技奖励制度为例,江西与时俱进,发布了《江西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该系统从建立健全省级科技奖提名制度、建立标定指标评价体系、调整奖励对象要求等八个方面进行部署,构建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改革精神、具有江西特色的科技奖励体系。
每个人都渴望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江西省关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科研活动,维护科研领域的净土;鼓励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江西以绩效为导向,构建更加集中高效的科技规划体系,探索公开竞争、定向选择和定向委托三种项目选择方式,促进项目形成机制更加科学规范。截至2019年10月底,已批准省级科技项目1643个,资金总额超过7亿元。
深化科技领域的“管理服务”改革。完成省科技厅自身系统与江西省政府服务网“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的对接。到目前为止,省科技厅已经根据申请将全部12项政府服务纳入省级“一站式”和“一站式”名单,从而开辟了政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今年,江西开拓思路,积极探索科技合作新机制,以创新带动发展。
以得到科技界和全社会高度认可和关注的科技奖励制度为例,江西与时俱进,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的意见》。该系统从建立健全省级科技奖提名制度、建立标定指标评价体系、调整奖励对象要求等八个方面进行部署,构建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改革精神、具有江西特色的科技奖励体系。
坚持“引进”和“走出去”并重,推动建立基于江西省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实验室的中俄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建设中菲水稻技术联合实验室和中菲联合劳动
以得到科技界和全社会高度认可和关注的科技奖励制度为例,江西与时俱进,发布了《江西省2018年度独角兽、瞪羚企业及培育企业名单》。该系统从建立健全省级科技奖提名制度、建立标定指标评价体系、调整奖励对象要求等八个方面进行部署,构建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改革精神、具有江西特色的科技奖励体系。
以得到科技界和全社会高度认可和关注的科技奖励制度为例,江西与时俱进,发布了《加快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十二条措施》。该系统从建立健全省级科技奖提名制度、建立标定指标评价体系、调整奖励对象要求等八个方面进行部署,构建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改革精神、具有江西特色的科技奖励体系。
走过科技兴农的“最后一公里”。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周年总结会上,井冈山市作了讲话,江西省4名科技特派员和2个组织实施单位受到科技部表彰。2019年,由1,393名科技委员组成的380个科技代表团将为92个县(市、区)服务,包括对25个贫困县和269个深度贫困村的工业援助。
以科技创新支持公共卫生。江西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在13个疾病领域设立了20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同时,积极融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网络结构。五家省级3A医院成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分中心,十家省级3A医院成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单位,二十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已纳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网络成员单位或联盟单位。目前,江西已基本形成“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医疗机构协作研究网络体系,大大提高了全省临床医学研究和诊疗技术水平,缓解了普通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推进生态文明科技示范基地建设。2019年,江西将创建12个新的生态文明科技示范基地。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成45个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将生态文明领域的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于乡镇(社区),增强基层创新意识,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进我省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