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电通过重症监护室后,这对在塞尔维亚尼斯工作的青田华侨夫妇最近被治愈出院。两人在患了新的冠状肺炎后病情恶化,并于4月中旬住进了当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这对夫妇在塞尔维亚工作了一年,从事服装零售业务,不会说当地语言。在重症监护室,丈夫张发高烧,呼吸困难,而妻子夏则稍有好转,但并不乐观。
远离祖国和病重,这对夫妇无事可做。在最无助的时候,在离尼斯350公里的贝尔格莱德,一名同胞主动联系了他们。
当地时间4月2日,塞尔维亚诺维萨德的医务人员在重症监护室照顾新患肺炎的病人。来源:中国新闻网
患病夫妻喝不上热水 托人把热水壶送进病房
这个人的名字叫博秀华。他在塞尔维亚生活了近20年,并担任塞尔维亚中国医疗中心主任。
4月14日,就在一次繁忙的网上活动后,博秀华得知两名海外华人感染了新的皇冠肺炎,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博秀华没有休息,立即开始互相联系。
电话接通后,薄秀华刚介绍完自己,夏某就放声大哭。"我完全理解他们的无助,作为同胞,我不能袖手旁观."博秀华询问了情况,安慰了他们,并告诉对方他所有的沟通方式,说如果有困难,他可以在早上和晚上随时联系他们。
薄秀华。受访者提供了照片。
这对夫妇当时有腹泻症状,但塞尔维亚习惯喝冷水,他们只能在医院喝自来水,这不利于康复。博秀华给这对夫妇的老板打了电话,请他想办法送一个热水壶到医院。
在疫情期间,把货物送到医院并不容易。幸运的是,老板很熟悉当地的情况,把热水瓶一步步送到医院接待室。然而,由于行动不便,这对夫妇无法相互交流,附近的热水瓶仍未使用。博秀华让夏某把电话交给护士,并让护士帮忙拿起水壶放在病床边的柜子上,从而解决了两人饮水的问题。
当地时间4月2日,在塞尔维亚诺维萨德的伏伊伏丁那临床中心,医务人员穿上防护服。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对夫妇不能和医生交流,因为他们不懂塞尔维亚语。在询问情况后,博秀华安抚了他们的情绪,并教他们相应的塞尔维亚语,以便让医生了解情况。有时她也直接和医生交谈,要求他们多加小心。
住院期间,无论是喝水、吃饭还是询问病情,博秀华都与这对夫妇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幸运的是,这对夫妇的治疗进展顺利。他们于4月23日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并于4月29日出院。
在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介绍中医药抗疫经验
自今年1月中国爆发疫情以来,塞尔维亚的博秀华一直在密切关注。全国人民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的精神感动了她,她也在思考作为一名海外中医,她能为抗击这一流行病做些什么。
由于一些虚假谣言的影响,当地一些人不知道当时中国抗击疫情的真实情况,于是博秀华决定直言不讳。
2月18日和19日,博秀华应邀访问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清晨》进行现场采访。在节目中,她介绍了中医药在治疗新发肺炎中的重要作用,还讲述了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相互帮助的感人故事。
博秀华正在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做一个节目。受访者提供了照片。
她在节目中说,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一部关于治疗鼠疫的专著《温病学》。她还介绍说,中医药的参与率和有效率在武汉疫情中表现突出,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还向节目介绍了中国政府在改善人民生活和健康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2001年,博秀华应贝尔格莱德红星足球俱乐部的邀请,作为队医前往塞尔维亚。在此期间,博秀华的医术逐渐得到塞尔维亚各界人士的认可。
经过多年的努力,博秀华已经成为一名被当地主流社会广泛尊敬的医生。不乏寻找她的明星和政治人物。塞尔维亚疫情爆发后,她用传统中药帮助海外华人和当地人抗击疫情。
博秀华与前塞尔维亚议长久基奇合影。受访者提供了照片。
3月初,博秀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组织中国中医药专家学者,成立中医药远程咨询专家组,支持塞尔维亚抗击疫情。团队中有20多名中医专家,其中许多人都曾在武汉治疗过新发肺炎患者。该小组还邀请了几位在前线作战的塞尔维亚呼吸专家加入。中国和塞尔维亚的专家经常在网上交流,分享临床治疗经验。
博秀华还精心准备了一场关于用中药预防新皇冠肺炎的远程讲座。4月14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副教授梁腾晓等专家应邀在网上“发言”介绍防护措施。他们还从中医的角度解释了平衡饮食和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在此期间,她开始将专家的主旨演讲、网民提问和讲座的专家回答翻译成塞尔维亚语,并计划通过塞尔维亚主流媒体传播,向当地民众介绍中医药抗击疫情的经验。
“中医积累了几千年,在这场流行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海外中医,我有责任发扬中医药,让中医药造福人类健康。」博秀华说。(记者冉)
(来源:中国海外华人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