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12月26日电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毕业于芝加哥设计学院的中国学生郭爽(Guo Shui)表示,小费令她困惑,但她逐渐意识到小费不仅是服务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外国人了解美国文化和制度的一个好方法。因为当她第一次来到美国时,她和她的同学去了一家咖啡店,美国返校节协会(American返校节协会)在收银机上的小费罐里放了一美元,当时她不明白,因为她认为只有当她真的坐下来吃饭或者享受别人的服务时,才应该付小费。
但是她的同学告诉她,许多美国年轻人在服务业工作,以赚取微薄的生活费用。他们赚的小费构成了很多,甚至可以支付一些大学学费。因此,每当你看到年轻人从事赚取小费的兼职工作时,你会投入一到两美元来鼓励他们。
王万依是纽约大学的一名新生,她说她以前曾多次在唐人街的中国餐馆吃饭时“被迫”接受小费。当去美容院时,经营者明确表示,"如果没有现金,你可以刷卡支付小费"。当她第一次来到外国时,这些经历让她很不舒服。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外国学生邓元稹多年来逐渐说服自己接受美国的小费文化。她说,许多工人即使为他们的服务付费,也没有从雇主那里得到工资,所以如果顾客不付小费,他们将免费享受其他人“不道德地”提供的服务。
邓元稹说,以15%的小费为例,她总是说服自己账单金额只占总消费的85%,另外15%只能给服务员。这个解释与尊严和地位无关,也与阶级无关。这是一个相对中立和纯粹的经济解释。(张晨)
(原标题,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入乡随俗:小费有助于理解当地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