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亲历故事 见证辉煌历程(风从东方来——国际人士谈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我们都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机遇”(意大利语)米歇尔·格拉奇(michele Geraci)自70年前新中国成立以来,他创造了惊人的发展奇迹,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各国的坚实伙伴。中国和世界越来越相互依存,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
从2008年到2018年,我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在此期间,我参观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我与各行各业的中国人打过交道,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发现,随着中国变得更加繁荣和强大,中国人民的思想也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我曾在上海、宁波等地的许多大学担任教师,并接触过许多中国学生。我很高兴地发现这些年轻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了他们更广阔的视野。他们也在用新的知识和创造力改变中国社会。以浙江省为例。这里有许多年轻的“创造论者”。他们有许多新想法和很强的流动性。他们敢于尝试,愿意挑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创造了惊人的发展奇迹,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中国的农业、工业、科技等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高速铁路建设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继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中国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西方国家借鉴。近年来,中国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领域不断创新和快速发展。如今,在中国的大多数城镇,手机可以用来支付消费。许多领先的中国企业也愿意与世界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亿万人民脱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各国的坚实伙伴。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实现双赢。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商业环境日益优化,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中国和世界的相互依存正在加深,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在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都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机遇。
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意大利进行了国事访问。我仔细研究了习近平主席关于意大利的署名文章《晚邮报》。习近平主席还回信给罗马国立寄宿学校的师生,鼓励学生成为新时代的马可·波罗,成为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这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期间,意大利和中国签署了关于共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有许多中小型企业。如果中小企业想与其他国家合作,它们通常需要政府带头。因此,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对希望加强与中国经贸合作的意大利中小企业大有裨益。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造福人类的伟大倡议,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更多的增长机会。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正在享受这一举措的红利。我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像意大利这样的国家支持和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未来,意大利希望加强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电子
在过去的70年里,中国的发展可谓奇迹。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持续稳定的发展政策,没有通过改革创新消除发展障碍的动力,没有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团结,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国在发展和治理方面的经验对巴基斯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末,我第一次访问中国。当时,中国各种建设项目如火如荼。2009年,我又去了中国。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科技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故事非常精彩,值得向巴基斯坦学习。
在朋友和同事的眼里,我既是“中国粉丝”,也是“中国通”。从2009年到2013年,我是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的海事参赞。那些年,我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我通常读很多中文书籍。假期里,我和我的家人参观了中国许多著名的山川。目前,我正在攻读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在职博士学位。
2015年,我加入了巴基斯坦规划、发展和改革部下属的中巴经济走廊秘书处(现为中巴经济走廊局),并于次年9月成为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总监。作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试点项目,中巴经济走廊正在加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巴经济走廊大大改善了巴基斯坦的能源、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巴基斯坦政府高度重视中巴经济走廊框架内的工业合作。我相信,中巴经济走廊将有助于巴基斯坦提高制造能力,为巴基斯坦的经济腾飞创造新的机遇。
2019年,我被调任开伯尔-普什图省投资贸易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负责协调该省的投资促进和资本引进工作。2019年4月28日,《拉沙卡伊特别经济区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成功签署。拉沙凯经济特区位于开伯尔-普什图省。它是在中国路桥集团的参与下建成的。这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点公园项目。项目规划总面积为406.74公顷。计划引进机械制造、家用电器、食品加工和皮革纺织等主导产业。
一带一路的共建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促进了参与国和地区的经济繁荣,加强了地区互联互通,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缩小了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宽容、相互学习、互利共赢的理念,这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70年来,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奇迹。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在世界上树立了一个罕见的成功典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持续稳定的发展政策,没有通过改革创新消除发展障碍的动力,没有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团结,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中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特别是科技发展。所有这些因素都在推动中国前进。
巴基斯坦和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关系成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发展成就由衷感到高兴。中国在发展和治理方面的经验对巴基斯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精彩故事将激励巴基斯坦继续实现更大的发展。
(作者是Exe局长
2018年12月,我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追求,以及他们为之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非常罕见的。中国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大力推进创新,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在与中国人民的交流中,我感到他们对中国更大的发展成就充满信心,并愿意为此而努力。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自身发展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和谐共处是东方文明的精髓。无论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洲相互合作与建立信任措施会议等多边场合的声音,还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想法、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中国都传递了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理念,展示了一个大国的心脏。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其大国地位。
随着中国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它继续为世界贡献全球公益。越来越多的国家理解、支持和回应中国的理念和计划。“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带一路”的共建满足了许多国家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它已经从概念转变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倡议转变为世界上流行的公共产品。
韩国和中国是彼此重要的邻国和伙伴。中国对邻国实行亲真诚、仁慈和宽容的外交理念。中韩合作互利共赢。我希望中韩交流与合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许多韩国企业希望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共建。中韩企业可以拓宽合作领域,进一步深化交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两国也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环境保护的发展。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合作共赢的精神,为人类发展提供新的选择,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期待着未来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共同创造和平与和谐之美。
(作者是韩国外国语大学全球安全合作中心主任,我们的记者王迪、裴娟采访组织)
中国人民将创造更多奇迹
(日本)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人民也过着稳定繁荣的生活。许多人惊叹于中国的非凡成就,并开始探索中国巨大成功的秘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符合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自从1972年1月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已经去过中国几百次了。我的家乡邢珊县九田市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82年,九田地区日中友好协会在九田市与附近地区联合成立。1990年,河北省九田市和唐山市成为友好城市。目前,仍有许多中国人住在九田市。Peopl
随着我逐渐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我越来越感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中华民族顽强不屈,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我非常喜欢和中国朋友打交道。他们热情善良,诚实可信。六年前,我得了一场重病。我的一个中国朋友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飞到日本来看我。中国朋友如此深情和正直,这让我深受感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事业全面发展。中国人民也过着稳定繁荣的生活,平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2018年,扣除物价因素后,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增长近60倍,人均消费支出比扣除物价因素后的1956年增长28.5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长期的社会和谐与稳定,许多人惊叹于中国的非凡成就,并开始探索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
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符合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每次我去中国,我都被中国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他们不知疲倦,渴望知识。我认为对教育的重视也是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重要原因。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创造更多的奇迹。今后,我还将继续努力,为日中友好合作尽绵薄之力。
(作者是日本东北公益文科大学校长、平田牧场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我们在日本的记者刘君君,他进行了采访和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