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月8日(记者上官云)“一百里有不同的风格,一千里有不同的风俗。”这个句子经常用来描述不同的地方和风俗。
最近,#最不可理解的地方习俗#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在网民列举的各种最令人费解的当地习俗中,“订婚”或“订婚”这种无底洞的行为占据了第一排的位置,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打扰伴娘、订婚,或者在婚宴上故意设计新娘和公公之间的拥抱,让观众尴尬。
如何制止这些不文明和粗俗的行为?
来源:微博截图
虐新郎、闹伴娘……奇葩婚俗一度频现
婚姻原本是一种婚姻习俗。然而,近年来,一些诸如“忙碌的伴娘”这样的坏习惯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一场好的婚礼变成了一场闹剧。
2009年11月22日,来自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年轻男子曾王凡将迎娶新娘。然而,在结婚的路上,他的结婚朋友把油漆泼了他一身。然后发生了一场事故。这个年轻人全身被烧伤,险些丧命。
2013年,山东省泰安市发生一起猥亵女傧相案,引起广泛关注:16岁的女孩高某为朋友当伴娘,但当她是“伴娘”时遭到性骚扰。从那以后,高的精神受到了重创,他多次试图自杀。
2018年2月,在江苏省盐城市的一个婚礼现场,“岳父亲新娘”的“表演”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许多网民谴责这种婚姻习俗恶劣而粗俗。
在这方面,有人总结了几种劣等婚姻行为:虐待和折磨新郎;调戏新娘或伴娘;这对夫妇的父母被要求打扮得很丑,在街上游荡……此外,还有一些坏习惯,比如阻止婚车索要香烟和红包,这让人们非常无助。
“闹婚”,在古代也是陋习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恶劣的“订婚”行为中,总有人以“传统习俗”的名义为其辩护。真的是这样吗?
来源:微博截图
公共信息显示,在中国,“订婚”的行为被认为可以追溯到汉代,有一种说法,它起源于古代人的愿望,以驱邪避灾。
另一种说法是,在古代,新婚男女往往缺乏婚前交流。在结婚的习俗中,人们会适当地让新娘和新郎尴尬。气氛更加活跃,这也有助于他们尽快熟悉,缓解这对新人的紧张。
"婚姻记录是在《汉书》年,最初被记录为坏习惯."民俗学者王娟说,在古代有许多不良的“婚嫁”行为,甚至导致死亡。
唐代《酉阳杂俎·礼异》记载:“法律有婚姻,乙和丙一起玩甲。旁边有一个柜子,更像一个监狱。它放在柜子里,盖上盖子。”由于贾政的死,他应该被认作鬼。“我说的是,乙方和丙方的“订婚”行为太过分,导致新郎甲死亡。两人还被依法判处“幽灵工资”。
多措并举整治婚闹陈规陋习
必须看到,近年来,针对婚丧不良习俗的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针对婚丧不良习俗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8年3月,江苏省盐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向婚庆行业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婚礼司仪和表演者的培训和监督,引导他们切实履行“倡导文明婚礼、抵制陈规陋习”的责任。
2018年12月,据央视新闻报道,民政部要求鼓励和推广传统婚礼,积极倡导和组织优雅、内涵丰富、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集体婚礼、纪念婚礼和慈善婚礼等婚礼形式。我们反对利用婚姻积累财富,抵制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姻等不正之风,与时俱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来源:新闻视频截图
2019年5月,据报道,山东省新县7个部门发布通知,禁止此类婚姻
事实上,“订婚”中的一些坏习惯可以流传至今。问题的症结在于传统文化糟粕的影响,以及订婚者的文明素质低、法律意识弱。
此外,在许多像“婚姻”这样的坏习惯中,人们往往认为婚礼是喜庆的场合,一些“婚姻”行为增添了热闹的气氛,不愿意深究肇事者,这是对坏习惯的变相纵容。
王娟说,由于长期的积累,人们已经把“结婚”的不当行为视为一种习俗。虽然他们不快乐,但他们会选择忍受大部分时间。改变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价值观的改变。
因此,就个人而言,认识到“结婚”这一坏习惯的危害是不值得提倡的。不要把小恶当成自己的,把自己的道德文明建设与规则约束结合起来,对婚姻说不。
幸运的是,从“结婚”的坏习惯引起的批评来看,公众对这种丑陋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良好社会习俗的建立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结束)
[主编:田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