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汉日记”
中新社武汉2月22日电:作家方芳和她的《武汉日记》
中新社记者夏春平
武汉在“城市封闭”中因新皇冠肺炎疫情从未受到当今世界如此多的关注。因此,著名作家方方每天出版的《武汉日记》在网上很受欢迎。其质朴的语言、生动的叙述、真实的情感和直言不讳的风格感染了每一位读者,并很快被网民所认可。

2月22日,《武汉日记》的作者、著名作家方方在武汉接受了中国新闻社记者的专访。新华社记者全安华摄
方方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对武汉的各种情况和风俗非常熟悉。他今天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说:“正如你所见,我只想记录很多琐碎的事情。一开始我并不打算每天都记住它。我不知道这么多人想读它。我一直觉得很奇怪。”
中断小说创作,改写“武汉日记”
在谈及写《武汉日记》的初衷时,方方告诉记者,由于新一轮的皇冠肺炎疫情,许多武汉人正在与死亡抗争。从小没有在武汉生活过的人,恐怕很难有这样的心情和理解这样的痛苦,但他们却无法互相帮助,所以她的心也受到了伤害。“很多人留言说,在武汉每天看完我的日记后,他们感觉很放松。这真的让我很惊讶,也让我很荣幸。如果是这样,我愿意每天为他们写作。”方方说道。
从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开始,方方通过《武汉日记》记录下他所看到和知道的,并每天上传到网上。“对于那些由于流行病而与世隔绝的人来说,现在的文学非常薄弱。但是记录真实的场景和你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方告诉记者:“事实上,我害怕看几天太多的人。它在互联网上传播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习惯于小团体阅读的人都不习惯。我几乎不想写作,但我的同学和朋友仍然鼓励我继续写作,直到城市关闭的那一天。”

2月22日,《武汉日记》作者、著名作家方方(左)在武汉接受了中国新闻社记者的专访。新华社记者全安华摄
方芳坦言,她从未想过《武汉日记》会如此受读者欢迎。“‘武汉日记’充满了零碎的东西,加上一点我自己的感受,而我不喜欢写散文来研究词句。然而,微博原本是一个闲聊的地方。你想在哪里写都可以,而且经常会有错误和遗漏。我也很奇怪。我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这么喜欢它。我本来打算在春节期间写完一部中篇小说,但是我现在不能完成。像全国许多网民一样,我的心关注着疫情。我不能决定写小说,写《武汉日记》可以让我的心安定下来。”
疫情转机随时可能出现
关于疫情的发展趋势,方方认为:“现在武汉的疫情应该得到控制,随时都可能出现转机。这种流行病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它经历了一个恐慌阶段,应该在这个月的第一天结束。全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高层官员给予指示,各地也给予帮助。老百姓心里明白,一旦他们成为国家行为,他们就一定能以中国的方式控制他们。因此,武汉居民将不再恐慌。但出人意料的是,大量的病人开始发病,汉人进入了极度痛苦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这种疾病。当医院措手不及时,无法帮助这么多人,医务人员也受到大量感染。在那些日子里,病人到处跑,求助是没有用的,没有办法去看医生,医务人员正在崩溃。这也是最令人沮丧、无助和悲伤的阶段。应该说,随着省市的变化、收容所医院的建立以及湖北19个省的救援,情况逐渐有所缓解。现在没有办法呼救。重症病人的数量几乎和以前一样。因为没有医疗,耽误成重病。危重病人的数量非常大,所以死亡率还没有下降。”

图为武汉“收容所医院”客厅里的医护人员。新华社高翔摄
方方带着久违的微笑说道:“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武汉的疫情正走向一个转折点。许多病人在接受治疗后已经出院,康复者的脸上都带着微笑。这不是假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虽然这些微笑不久前还遍布街头,但感觉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是用
“武汉人民真是太好了!”
“武汉人真好。为了让中国人像往常一样生活,他们承受了灾难。总的来说,武汉居民很合作。他们被关在家里快一个月了,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方芳动情地说:“大人,理智一点比较好。那些有孩子或其他非新诊断的肺炎疾病的家庭,那些必须一直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如需要透析的白血病患者,以及那些被困在城市之外而无法返回城市的500万人,都过得很艰难。他们都在为这场流行病付出代价。”

2月9日,武汉汉口路一家快递公司的投递点,快递人员对到达的快递进行了整理。在新的皇冠肺炎疫情下,大量的人选择网上购物,快递比平时更忙。中新社记者张畅拍摄
”武汉已经“封闭”了将近一个月,但是一个拥有一千万人口的城市仍然像以前一样井然有序。有四种人最常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个是送货员,他还在路上,开着他的车。第二类是警察,他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大多站在十字路口和医院门口,经常直接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执行必要的任务。第三,基层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辛苦地走访。第四,环卫工人,虽然行人很少,路面也不那么脏,只有一些树叶,但他们尽职尽责,打扫得很仔细。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它们一直以平静的态度留在我们的眼中,平静地安抚着我们整个城市的心。”方方说道。
“连我都想找心理咨询师”
方方告诉记者:“对于一个拥有10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实施“封城”是史无前例的,老百姓从来没有像这样被关在家里几十天。几乎所有生活在武汉的人都有心灵创伤。恐怕这是不能绕过的。正如我在2月12日的《武汉日记》中所写的:“不管是被锁在家里的健康人群,冒着冷雨在街上狂奔的病人,还是看着自己的亲属被装进卡车运走尸体袋的医务人员……”例如,当每个人都在流行病后外出时,他们敢摘下面具吗?你敢和近距离的人说话吗?可能有心理障碍。患者家属和死者家属的痛苦应该更深。当武汉“启封”的某一天,几个家庭会欢欣鼓舞,几个家庭会悲伤。没有生病的公民会非常高兴。毕竟,他们是自由的。然而,那些生病和死亡的家庭将会非常悲伤,有成千上万的灯,只有一个人失踪。家庭毁灭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2月8日,在元宵节期间,中国点亮了许多灯来庆祝武汉!为中国欢呼吧!图为武汉的几座标志性建筑点亮了加油口号。新华社记者安远摄
方方呼吁政府组织大量的心理辅导专家,为流行后的汉人提供心理治疗和人文关怀,这是非常必要的。有些人可能不承认他们有心理阴影,但事实上,这些阴影可能伴随着一生的烦恼。严肃的人,比如那些到处求医、到处碰壁的人,会不时做恶梦。当然,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来指导每个人,让他们学会引导自己。
"连我都想找个心理咨询师来缓解我的心理问题。我每天都写《武汉日记》,这也是我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方方说道。
“我不是挑刺,而是反思”
方方曾经在《武汉日报》上发表过直言不讳的评论和批评。对此,方芳解释说,正如她在2月4日的《武汉日记》中所写的,“如此大的灾难,不被抬死是抬不动的。“但即使我带着它,我也无法阻止它。如果我帮你拿,你一定要让我骂你。”方方承认,在他的《武汉日记》中,他偶尔会抱怨并温和地批评武汉对上一次疫情的处理。“如果你不被允许发泄你的痛苦,甚至抱怨或反思,你真的想让每个人发疯吗?”方方说道。

图:著名作家方方。
“我有时问自己,与世界上许多城市相比,武汉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地方,尤其是气候令人厌恶。我喜欢它的什么?是它的历史和文化吗?还是它的习俗?还是它的湖泊和山脉?事实上,这些都不是,我喜欢它的原因只是来自我自己的熟悉。因为,把世界上所有的城市放在我面前,我只知道它。好像有很多人向你走来。在无数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张面孔在对你微笑,向你展示熟悉的微笑。这张脸就是武汉。”方芳告诉中国新闻社记者,这是她多年前在一篇文章中写的。“诗中说:你不会厌倦两次注意,只有敬亭山。武汉是我的敬亭山。”
方方直截了当地说:“我一直保持着与政府绝对一致的‘武汉日记’的写作基调,绝对配合政府的一举一动,尽我所能帮助政府说服不理解的人,帮助政府安抚焦虑的人。只是我们有不同的写作方式,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偶尔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说几句反思的话,仅此而已。不用说,武汉疫情暴露了政府治理中的许多问题。如果我们反思、吸取教训并把我们的结论付诸行动,我们将不会为在这场流行病中丧生的人感到遗憾。”
她说:“我不是一个对治理的困难特别挑剔和体贴的人。我看到的亮点也及时地在《武汉日报》上出现了。”
"疫情过后,武汉人将回到他们以前的生活轨道。这就是生活。就像长江一样,它永不停息。”方方说道。(结束)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