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安全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倪莹)国家文物局近日报道了2019年全国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工作,显示2019年我国文物安全总体形势稳定,但文物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通知称,2019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74,751次文物执法检查,发现各类违法行为819起。国家文物局直接监督了132起非法文物案件,敦促地方当局拆除77个非法建筑,94个行政责任和17个刑事责任。河南殷遗址、天津大运河、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黑龙江渤海上京龙泉楼遗址等重大文物违法行为受到严厉查处。
全国开展文物安全检查420,264次,检查文物和博物馆单位543,329个,发现安全隐患70,658个,整改56,379项。检查人员监督了296起文物安全事故,包括208起抢劫、21起火灾和67起其他事故。
国家文物局对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6起重大文物犯罪案件进行了重点监管,其中包括河北省献县汉墓的盗窃和发掘。对四川省绵阳市云岩寺、贵州省铜仁市东山古建筑群、安徽省宣城市黄田村古建筑群、青海省黄南州榕窝寺、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市吴淼古城等5起重大文物火灾事故进行了重点监管。
国家文物局“12359”文物违法举报平台共受理文物违法举报信息2318条,文物违法举报线索324条,依法查处了一批群众举报的文物违法案件,如山东临淄盗墓、江苏丹阳南朝陵墓石刻被毁等。
通知指出,2019年,中国文物整体安全形势将保持稳定,涉及国家保险机构的事故数量将呈下降趋势。然而,文物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文物火灾形势依然严峻,打击和预防文物犯罪任务依然艰巨,法人违法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皇家马厩和马术学院、日本琉球村等世界文化遗产先后经历了重大火灾,这再次敲响了我国文物安全的警钟。
通知要求国家文物系统要强化文物安全底线和红线意识,不断提高文物执法和安全监管能力。落实安全责任,规范行政执法;构筑严密的防火防线,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提高管理能力,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文物安全工程,推进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开展“最美文化遗产守护者”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安全工作。(结束)
编辑:郭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