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前,她喜欢壁画,用中国线画世界故事。
武诗源:在墙上画出你不朽的宇宙
本报记者牛
央视的热门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让很多观众认识了画家文娜。她将儿童的纯诗与空洞的意象完美结合,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难忘。
从餐厅起步的壁画之路
事实上,在文娜的作品中,这些壁画并不是最不朽的。文娜最喜欢谈论的是她自己在作品中创造的不朽,这诠释了一幅挂在世界各地墙上的中国文化的美妙画面。
文娜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版画专业。毕业后,她去《北京青年报》做美术编辑。下班后,她会画插图。她喜欢看戏剧,有时会为一些演员免费画海报。
这是她的笔从纸变成墙并进入不朽世界的一个机会。一个朋友开了一家餐馆,请她帮忙在墙上画一幅军事指挥官的图像。虽然这是第一次在墙上画这种风格的画,但她并不指望画会顺利进行。第二天,她又画了一幅。第三天她又画了一幅……慢慢地,她的风格开始改变。现在,如果你看看自然的变化,墙上自然流动的状态,文娜觉得它仍然植根于中国文化。
从一开始,文娜笔下的神仙就有一些不同。例如,奈查被她命名为移动风和踩在火上。有一次,她和她的同事去景德镇玩。一位当地艺术家惊讶地看到她在一个小杯子上画的东西。她拿了两个大罐子,让她画出来。这个罐子太大了,她随便画出来的军事指挥官都装不下。如果她懒得再画了,她就把这两幅画命名为“竖亥”和“调云”,并为他们写故事写在罐子上。
“文那式”神仙走向世界
画在朋友餐厅里的军事指挥官只为文娜开了一个新的出口,而景德镇三宝艺术村让世界了解了文娜和她的神。
三宝艺术村是一个国际艺术村,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这里居住、工作和交流。起初,文娜被邀请去三宝做插图画家。艺术村和陶艺家的主人李邀请她参加展览,但他希望先看看她能拿出什么作品。想到只有大型壁画才能控制会场,就对李小姐说:“我给你画一面墙。”
站在墙前,文娜没有考虑要画什么。她看着她简单而艺术的村庄。她希望众神能保护它并让它活着。因此,她选择在墙上画灶神、酒神杜康和茶神陆羽。“起初,我很不确定,因为当我把画分成两半时,李先生站在我身后看着它。他没有说任何赞美我的话,过了一会儿就走开了。”让文惊讶的是,过了一会儿,李老师邀请了更多的外国艺术家来看她画画。由于钦佩,李小姐在村里又为她建了几堵墙,让她随心所欲地画画。
2010年底,意大利阿拉萨纳艺术中心的负责人前往景德镇参观三宝村。当他看到文娜在那里画的壁画时,他大吃一惊,并邀请她为他的艺术中心画一幅壁画。
在位于地中海海湾的一座小山上的阿拉香,文娜曾经创造了两个外国神,——个山神“捧山”和海神“照耀大海”。“千山”用它扭曲的兰花手指引领着群山。“赵海”就像一座灯塔,额头上有一束明亮的光。虽然它是一个天生的神,但带有东方文化印记的神秘感觉却让当地人着迷,从而引起了西方艺术界对文娜的关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先后收到了意大利、荷兰、新西兰和德国的邀请,在当地的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
喜欢戏剧的文娜也喜欢编故事,就像最早的《竖亥》和《调云》一样。她画的每个仙女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文娜曾经在一所荷兰学校的墙上创造了一个仙女“拉出大海”。“因为荷兰是一个低于海平面的国家,我认为他们需要像拔墙一样拔海来保护荷兰的领土。”但令她惊讶的是,她编造的故事被当地人作为一个长期的传奇铭刻在品牌上。
“文那宇宙”未来可期
天马行空的创作给了文更多的邀请。由于这些商业活动,文娜有了更多的创作自由,她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在文娜之前,国内的壁画大多是由被邀请到机场和地铁等公共场所的知名艺术家创作的,而文娜则强行打开了壁画的商业市场,将壁画作为其艺术输出。市场需求给了她更多的创作自由,她走遍了全国和国外。但最让她高兴的是,这些商业邀请帮助她朝着《文那经》前进。“我的最终目标是以各种形式呈现《文那经》的故事,这将使故事更加真实。”
《文那经》是由维娜创造的神的集合。她有意识地收集她以前画过的图像,以常规的方式记录故事,或者创造新的人物,编故事,然后等待需要的地方。她用毛笔在纸上画出图像,然后用半写半白的字符匹配图像。从线条到文字,这些不朽的人物都带有中国文化的强烈印记,但他们是完全创新的。那些生动的文字和描述赋予了不朽者更多的生命。
正如许多幻想艺术作品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宇宙一样,维娜所描述的众神正在慢慢形成一个新的宇宙,现在已经有100多幅图像。每个神仙都有自己的职责,当几个神仙结合在一起,就有了一个故事。文娜说,她不仅有许多短篇小说,而且心里也有长篇小说的空白,只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来呈现这些故事。
[主编:田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