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日电(记者杜燕)今天,北京建筑大学与北京市文物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北京长城文化研究所”。双方将利用大学和专家团队智库,就北京长城的保护、利用和相关任务开展战略合作。
2019年底,中央办公厅、国家办公厅发布《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指出以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系列文物文化资源为主要任务,生动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推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和完善机制,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协调推进的局面已经形成。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管规范的管理模式已经形成。形成了一批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成果和经验,为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今天举行的签字仪式上,北京建筑大学的有关官员表示,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唯一一所专门从事建筑的高等学校。它也是全国唯一一所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拥有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大学。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积累了大量与建筑遗产保护相关的学术成果和实施项目,如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通州历史城区的城市设计、北京历史建筑的圈定、北京四合院的保护、北京皇家建筑的保护、古建筑的数字化测绘、北京旧城海绵的研究等。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建筑大学拥有一支多学科的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团队,积累了多年的长城遗产保护经验。
据悉,学校自2005年以来参与了北京长城资源调查,走访了北京长城及其周边村镇,收集整理了北京长城的各种相关资料,完成了《北京长城保护规划》、《北京长城文化带保护与发展规划》、《北京长城保护与管理政策研究》、《北京长城文化带重点群体规划》等多项与长城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规划设计任务。
该负责人指出,在下一步共建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开展长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各项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更广泛地团结长城所在地区的国内外研究队伍和各种力量,促进长城科学保护的合理利用,弘扬长城精神,探索新时期长城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创新途径。
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长城文化研究所的成立,旨在创新发展思路,利用首都高校的文化资源和学术实力,整合和发挥各自优势,拓展长城文化研究领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长城文化带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充分发挥长城文化带在生态保护区建设和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双方将在北京长城保护和利用及相关任务上开展战略合作,包括举办国内外长城及长城文化带研究学术讲座和论坛,深入研究长城文化及长城沿线文化资源,宣传长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