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中国充满了点、点和点。
齐鲁晚报,齐鲁一点
记者张九龙
人们视食物为天空,视食物为安全。随着对疫情的反思,分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事实上,回顾历史,大多数时候中国人习惯于分开吃饭。
分餐并不新鲜。氏族部落的祖先就是这样吃饭的。在早期,材料极度短缺。为了防止部落里的人饿死,食物必须平均分配。显然,如果你想变得普通,分餐是最好的选择。
商周时期,虽然物产丰富,上层阶级不必担心挨饿,但为了表示对上下级的尊重,仍保留了膳食分配制度,并将其与礼制相结合。
在《礼记》中有一句谚语“在丈夫的仪式开始时,所有的食物都开始了”。周人在餐桌上的规矩真是复杂。在吃什么、怎么吃、使用的工具和器具的数量上有严格的规定。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在食物和餐具上区别对待每个人来区分用餐者的地位。
皇帝的规格是“九鼎八龟”,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平民三鼎,只能用涛哥。容器数量的减少意味着菜肴的种类也将减少。可以看出,美味的食物不能用钱来吃。
用餐风格也是特别的:穿着宽大的衣服,盘腿坐在桌子上,每个人面前摆着一张矮桌子,桌子上摆着食物,桌子下摆着盛宴。宴会和桌子类似于垫子和地毯,因此“宴会”这个词就产生了。然而,当以这种姿势吃饭时,一顿饭并不饱,也不累,这真的不是很舒服。礼仪不仅仅是食物的内容。
这样,就会有人吃不完,就会有一个“打包”系统。“公共饮食医生”的仪式很明确。君主宴请其他国家的使节。宴会结束时,特使们将离开。厨房会把他们没吃过的肉包装起来,送到他们的酒店。
尽管礼仪被打破了,没有人听李周的一系列限制,但膳食和食物的划分仍在继续,梅绮的例子就是例证。这个成语比喻东汉洪亮,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他和他的妻子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并且非常可爱。“每次他回来,他的妻子是食物,他不敢抬头看香港和引用梅绮的例子”。那时,没有桌子和椅子。人们仍然坐在地板上,在地板上吃饭。所谓的“盒子”是一个食品盒,是一个小茶几。洪亮和他的妻子是如此的深爱着对方,以至于他们在工作日互相吃对方的食物,这表明分享食物的习俗在那个时候非常流行。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逐渐融合,饮食习俗发生了变化,“伪杂餐”才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变化的原因是家具。
大多数游牧民族身材高大魁梧,个性奔放,无法适应中原的小餐桌和小灯。因此,高脚座椅被带到了中原。这种桌子显然比跪在地上吃要舒服得多,很快就流行起来。高桌子和大椅子的出现为一顿大餐创造了条件,但在这个时候,它只能被视为一顿“假大餐”。食物的分配仍然是每人一份,每人一份。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起吃饭,这是理所当然的。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生活繁荣。人们倾向于外向。宴会很多,美味的食物也很新奇。学者们有一个“烧烤宴”在支部,新支部有一个“曲江宴”在名单上,冬天有一个寒冷而温暖的会议,夏天有一个夏季宴会,这真是三天小酌,五天大宴。宴会越来越多,但礼仪制度的限制却大大减少,人们在宴会中的心态也更加放松和自由。唐朝的人们喜欢在聚宴时密切交流,营造一种热闹的气氛。显然,围着桌子吃饭和分享大餐的组合更适合这种心理需求
几千年来食物分配习惯的改变仍然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从北宋的《韩熙载夜宴图》年开始,我们终于看到汴京的餐厅开始摆放大桌子和高椅子,拉近了食客与食物的距离,与今天的餐桌和椅子基本相同。照片中的人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在家庭中,联合用餐制度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宋代的墓室壁画上,经常可以看到夫妻在同一张桌子上喝酒。
在明清时期,混合膳食制度是完全固定的。在饮食的背后,反映了中国人社会观念的变化。宴会活动不再是为了填饱肚子或享受美食。沟通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催酒催食的宴席文化已经形成。
事实上,联合用餐制度的出现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食品水平的不断发展,菜肴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显然难以适应食品的多样化发展。如果八个人吃12道菜,要用将近100个餐具来分这顿饭,这不仅浪费人力和餐具,而且还占用很大的空间。现在,西餐是在地板上摆一道菜,因为菜太多了,桌子打不开。
当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一起吃饭是不卫生的。这种争论不是在新的冠状肺炎或非典疫情爆发后提出的,而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甚至提出了“粮食革命论”。
这是一种废除共享筷子和碗的方法,并实行西餐中餐。人一起吃两套餐具,以防止疾病从口中进入。在有识之士的倡议下,新的尝试相继出现。例如,当广州人吃宴席时,每个食客“有一道菜和一道菜”。它类似于现代西餐,但价格昂贵,受欢迎程度有限。
相对成功的改革是公共卫生学家连德吴早期的实践。1910年,哈尔滨发生了鼠疫灾难,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卫生。连德武明白,一起吃饭的方式很容易被细菌感染,“但由于社会习惯和烹饪中国菜肴的方法,分餐制度似乎不合适”。为了安全起见,他建议道太地区的官方宴会应该采用“双筷子系统”,也就是说,每个用餐者应该准备两对筷子,一双用于吃饭,一双用于入场。卫生问题解决了,但是喂养方法非常不方便。
因此,连德武建议在方桌上安装一个圆板,中间以铁柱为轴,使圆板旋转。吃饭的时候,你可以把盘子和汤放在一个圆盘子里,在每个盘子旁边放一把勺子或筷子,作为一种常用的把盘子放进你自己的盘子里。这种方法只是改变了餐桌的形式,在盘子上加了一双公共筷子。操作简单易行,又不失中国菜的美味。它不仅解决了通过普通饮食传播传染病的问题,而且满足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因此,“卫生餐桌”很快就流行起来。
“卫生餐桌”是中国餐桌上常用的玻璃旋转餐桌的前身。后来,一些地方的餐馆开始使用一次性筷子,这也很受食客的欢迎和普及。
从套餐到套餐,再到套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饮食习俗是不一样的,但它仍然需要时间和智慧才能被中国人所接受。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