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秦平:“互联网+博物馆”,让传统文化更具魅力
观看在线展览并与成为“主播”的博物馆讲师互动……在预防和控制新的冠状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参观博物馆的方式在科技的帮助下正在发生变化。疫情一度关闭了博物馆的大门,引发了各种“云刷”方法。其中,博物馆的现场直播相当“另类”,赢得了大量粉丝。据媒体报道,数据显示,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敦煌研究院在内的8家国家级知名博物馆通过淘宝网直播联合推出了“云春游”,吸引了近1000万网民。
文化振兴国家,带来繁荣。文化增强了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中心”的作用,可以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于城市发展、村庄振兴、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文化认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维护社会和谐,满足人民对多层次、多样化生活的需求。
“网络博物馆”,知识产权宝库可以得到有效开发。目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融合正在日益升华。借助网络直播,博物馆文化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博物馆也是一个巨大的知识产权宝库,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在线直播扩大了博物馆的接收能力。博物馆可以展示以前没有开放过的区域和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很少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展示,为每个人提供更加详细和深入的解释。粉末吸收特别强。
在线直播正在蓬勃发展,文物数字平台正在建设。视觉效果和互动是直播的两大特征,而视觉效果兼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借助网络直播,博物馆可以展示传统文化,达到“带货”的效果。以Xi碑林博物馆为例,其在疫情期间的网上直播正蓬勃发展。淘宝官方店铺的粉丝数量增加到25000人,相关拓片、字帖和其他商品的销售也大幅增长。网络直播可以成为一种“解锁”博物馆的新方式,为文物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提供一种新思路。
借助“网络快递”,传统文化将更具吸引力。直播作为博物馆在闭馆期间提供文化服务的新方式,已经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对于博物馆来说,新媒体应该被有效地改编和使用。疫情爆发后,博物馆还可以在正常开放期间计划一些现场活动。随着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和创新,它将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博物馆。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它将为每个人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同时让更多的人爱上博物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创新是活力的源泉,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枢纽”的作用,我们必须利用各种手段,通过网上和网下相结合,利用博物馆的知识产权发展。流行期间,不仅是博物馆,如“云之旅”和“云训练”等。屏幕之间的互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将加快5G网络和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的建设,让“互联网博物馆”能够更深入地渗透到云端,融入生活。(秦萍)
[主编:田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