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节目的“云”面是在线观看节目
线上文旅前景几何
近日来,随着新发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改善,许多文化场馆正在逐步恢复对外开放。在防疫和控制的特殊时期,人们呆在室内参观展览,呆在家里“四处旅游”,在网络平台上欣赏表演……文化生活在网上移动,飞入“云”的一面。
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馆和湖南、浙江、辽宁等省市的博物馆联合推出了一个简短的视频平台,以摆脱声音,并推出了“家访博物馆”的现场直播。博物馆通过直播和360度全景展览为观众提供文化盛宴。
在特殊时期,许多文化和体育组织通过在线和数字化创新了它们的展示方法。在临时关闭期间,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利用在线模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技术、全息技术等展示技术和互动手段,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云展”的形式同步推出,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展品和更丰富的场景。
辽宁省博物馆推出“再看大唐”在线虚拟现实展,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再现盛唐画卷。《虢国夫人游春图》 《簪花仕女图》 《万岁通天帖》和其他国宝在展览会上很有名。与过去罕见的景象相比,现在观众只需滑动屏幕就能看到宝藏。
虚拟播放各种3D精美文物,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互动体验.依托河北数字博物馆公共服务平台,这些项目得以实现。通过访问河北省数字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可以充分看到镇馆中的珍品,如长新宫灯、彩画和散曲浮雕、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四大名窑瓷器以及许多展厅中展示的其他文物。
“云旅游”也成为流行期间旅游的一种全新尝试。据统计,中国至少有20个城市和1000多个景点开通了在线旅游服务,为在家的人提供不同的“旅游”体验。
山西云冈石窟推出了一个真人漫游平台。在线游客可以欣赏360度的石窟,并通过专业和详细的解释加深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颐和园推出了H5互动游戏“颐和园,说”,通过评估和回答问题了解古建筑和遗产保护。
敦煌研究院和腾讯共同创建了微信小程序——“敦煌之旅”,展示敦煌壁画、彩塑和石窟的艺术风格。浓郁的色彩、流畅的线条、生动的趣味以及对人物的细腻欣赏,让我们可以在敦煌文化艺术的海洋中畅游而不离开家。
个性化展示内容的定制是“敦煌旅游”的一大特色。即使对敦煌文化了解不多,用户也可以从艺术类型、朝代、色彩等角度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完成一次特殊而独特的“云”之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审美价值。
"我们一直在探索利用数字技术展示敦煌文化."敦煌研究院院长赵胜良说:“我希望‘周游敦煌’这个小程序能让世界各地的朋友更接近敦煌,享受艺术之美,并获得新的创作灵感。”
自疫情爆发以来,各类演出组织和团体也根据自身特点,利用网络传播平台为人们的家居生活增添了艺术色彩。
上海歌剧院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一个名为“用你的艺术陪伴你,建造你的家”的在线艺术欣赏系列。该系列分为“我最喜欢的咏叹调”、“我最喜欢的乐器”和“我最喜欢的舞蹈”三个部分,帮助那些长期住在家里的人放松。
" 《梁祝》是小提琴交响民族化的形式,塑造了一个审美的东方爱情故事。"播放完《梁祝》后,播放器无缝连接到《玫瑰玫瑰我爱你》。“这首音乐曾经在美国占据榜首
一场战争流行病促使表演者从“舞台”的转变中反思创作与观众的关系。它也使表演组织和团体认识到,只有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真正融合,才能在产品供给和文化消费之间建立良性循环和传导机制。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聂伟认为,“文化不仅仅是在剧院里观看和欣赏中传承下来的,也是场景的重构,在文化消费、文化共享和文化互动中传承下来的。”
“在抗击新皇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整个社会都经历了数字化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巨大实验。旅游业有必要将这些应急措施转化为长期变革的驱动力。”南开大学教授、现代旅游发展合作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认为,疫情的影响是对旅游业的严峻考验,但它不会改变中国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和基本面。「与此同时,疫症亦让我们重新审视旅游业的价值,并提供一个全面身体检查和提升的机会,以促进旅游业在未来的健康和高质素发展。」
疫情改变了许多行业原有的发展轨迹,云展就是其中之一。我相信在未来,云展览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在未来改变现有的博物馆形式。正如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亚历山大·柯克所说,数字博物馆不再是我们过去认为的实物博物馆的补充,而是已经成为展览分类中的一个独立项目。(本报记者傅小青)
[编辑:刘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