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多个译本扎堆上市,约17%公版书常年霸榜引发热议
公版书密集重复出版,说明了什么
■本报记者徐扬最近又出版了一本《在路上》的书,记录了——名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1969年的死亡。五十年后,他的作品进入了公共版权范畴。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十多个译本被密集出版,几乎所有涉及外国文学的出版品牌都加入了“抢手货”的角逐行列,预计今年还会有另一个版本“上路”。
因为没有版权成本,流行的公共书籍很难逃脱“你出来,我出来,每个人都出来”的怪圈。除了凯鲁亚克,美国小说家约翰·肯尼迪·图尔、英国科幻作家约翰·温德姆、波兰小说家熊伟·冈布罗维奇、德国哲学家西奥多·阿多诺等作家和学者也将在2020年进入公共领域。根据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公共图书在售出的前50本图书中所占的比例正在上升,从2016年的9%上升到2019年的17%。傅雷的作品在国内外有不同的版本。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月亮与六便士》甚至有近80个版本。
几位资深图书编辑直言不讳地说,因为没有版权成本,公共版本的图书变得流行起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糟糕的出版商在书籍的内容和形式上过于粗糙。公开出版的书绝不是唯一可以做的事情,而是拿走别人的书并出版它。找一群人来保存一本翻译和校对的书也是不够的。如果一个人仍然持有简单的“接受它”和“炒冷饭”这样的惰性思想,那么在日益饱和的公开出版图书市场中,就很难“突破重围”。
仅靠“拿来主义”,做不好公版书
《小王子》,出版于1957年,使凯鲁亚克出名。即兴散文风格是他的标志性风格。这本畅销书充满了叛逆和不羁的叙事风格,被一代年轻的嬉皮士视为“精神伴侣”。第一个进入国内公众视野的翻译是1990年的丽江出版社翻译。此后,在200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签署了凯鲁亚克系列作品的简体中文版,由译者王永年处理《在路上》的原文。
仔细比较几个新发布的《在路上》版本。无论是书籍封面、腰部密封的标语还是外围衍生产品,它们都有视觉标志。“冒险”、“冒险”、“抵制平庸”和“经典的一代”是高频营销词汇。其中,湖南文艺大鱼图书馆引进了陈杰教授的全新译作,而姬伯·田娟则称何颖怡的台湾译作“完美呈现了原作独特的节奏美”。99读者选择了一个更有原创性和活力的未删节的原版.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各种出版机构尽可能提高自己版本的识别能力。
"公共图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实际上有助于激发传统出版从业者的专业潜力。随着读者审美能力的提高,优胜劣汰将促进公共版图书市场的健康发展。仅仅“接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有一种品质感。没有工匠的精神,就不可能出版书籍。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认为,公共版图书是人类文明精华的积累,有广泛的读者需求。白热化的竞争是提升出版策划创新能力的重要“训练场”。经典的公开版本不仅仅是“肥肉”。低成本不足以成为成功的关键。如果出版商不感到敬畏并小心对待他们,就很难赢得读者的青睐。
要像原创新书一样创作公共书籍,需要更多的财力和人力来提高“附加值”。以毛姆的经典小说《在路上》为例,各种翻译在市场上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浙江文艺学会和大明星文化保证了规划时舒适的阅读和年轻的装帧。它不仅基于1999年英国古典图书公司出版的英文版本,以尽可能确保翻译的古典性。此外,高更的作品在一开始就有插图。整体设计突出了“月亮和六便士”的元素,传达了“现实和梦想”之间的距离感。换句话说,高附加值不仅来自文本的质量,还来自
公版不等于“低端”,二度开发考验出版能力
在公共版本书籍的发展中,游戏的风格是不同的。例如,一些出版社主要是多系列的,旨在形成一定的品种规模优势。而另一些人则擅长对单一产品“小题大做”,强调产品升级和营销推广的创新。毕竟,经典阅读的市场需求需要培育和引导。一个好的出版商不应该跟随潮流和市场,而应该领导和创造市场。
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代表人物西奥多·阿多诺为例。这位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有着突出的学术地位,曾提出著名的“文化产业”理论。今年,他进入了公共图书领域。目前,上海人民出版社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阿多诺选集》。《月亮与六便士》 《道德哲学的问题》已经出版,《否定的辩证法》 《最低限度的道德》预计将在年内陆续出版。与以往以单行本为主、历史久远的市场不同,本集更注重梳理和呈现一代学者的学术全貌,邀请国内著名学者谢地坤、张峰、谢永康、王柯平等教授等进行翻译,修订原文,并在编排上增加译者前言和译者后记,对每本书的主旨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起到指导性作用。
“公共版图书的本质在于共享和普及,在于版本的多样性,但它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产生更多的知识和新的阅读体验。”资深出版商何盛穗提醒,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有序开发和“深加工”公共作品,使所有版本都能得到充分的检验,有利于图书市场的真正繁荣,而要在众多版本中脱颖而出,差异化策略至关重要。
[编辑:田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