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赫“不接地气”
王秋海
巴赫是著名的西方音乐之父。然而,大多数人对他的音乐敬而远之,并且觉得他们不理解它或者是无聊和单调的。几分钟后他们就会对它失去兴趣。大众的欣赏品味不能被指责,因为巴赫的音乐(包括巴洛克时期的大部分音乐作品)真的不是很“扎根”。这种音乐最初是为上帝创作的,与上帝交谈,并在教堂演奏。它追求庄严肃穆,理性严谨,尽量避免世俗情感的过度表达。
事实上,巴赫的音乐也包含有强烈抒情性的作品,如《小步舞曲》 《G弦上的咏叹调》 《前奏曲与赋格》等。它们哀怨而委婉,但大多数都很理性。他们的赋格和复调技巧和数理逻辑一样严密。此外,许多声音交织在一起,混合在一起,共同前进。它们像数学公式一样精确,给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感觉,所以不容易理解。
中世纪欧洲大学提供的课程都是七门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实际上是作为一门科学来教授的,这与我们现代的艺术类别,如绘画和文学,完全不同,因为音乐有着数学或几何属性的元素,如和声和调性。巴赫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掌握构图,就像中世纪的欧洲绘画一样,也不强调艺术技巧。它的内容也主要是宗教主题。圣母玛利亚、圣子、上帝和圣经的故事大多是教堂委托制作的,作为教堂建筑装饰的一部分。这些画与音乐正好相反。他们不注重自己的审美和真实(科学)价值,也不注重视角和解剖。因此,它们都呈现出与真实人的身体结构不一致的平面构成。他们与音乐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侍奉上帝,不表达世俗的情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感到与巴赫的音乐有点“分离”并不奇怪。
根据作者的音乐聆听经验,从维也纳古典音乐学校开始比欣赏欧洲古典音乐要好。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都在巴赫之后,这一时期的音乐逐渐从纯粹的教会音乐转变为市民音乐,主要服务于贵族甚至新兴的市民,因此作品有了更多的世俗情感表达。古典音乐大大简化了巴赫的赋格曲,使赋格曲成为主旋律。一方面,巴赫理性而克制的旅行方式得以保留;另一方面,音乐更优美、优雅、好听,并有幽默和抒情的情感元素。海顿的《惊愕》、《钟》和《军队》交响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和大量反映市民生活的歌剧,以及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和《田园》交响曲都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换句话说,此时的音乐已经完全从巴赫的“科学”变成了一门艺术,专注于抒情性和音响效果。虽然当时的情感表达仍然深受巴洛克,即巴赫的宗教音乐的影响,情感表达极其克制和含蓄(除了贝多芬后期的作品),仍然带有浓厚的贵族风格和华丽,但毕竟他们已经从天堂搬到人间,被普通人所接受和理解。音乐情感的表达和宣泄达到了贝多芬的极致和巅峰,这是后来的作曲家无法企及的。因此,他们不得不以不同的方式将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并在作品中标明诗歌和文学作品的名称或标题,以告诉人们音乐的主题。因此,音乐的内涵越来越远离巴赫时代,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这是浪漫音乐的特点。
因此,没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学习文学或绘画的历史来欣赏古典音乐。文学和绘画有文字和视觉来帮助理解它们的内容。另一方面,古典音乐是抒情的、理性的,即人类情感、天堂和宗教。许多人很容易退缩,因为他们不理解它。最好的方法是先欣赏古典音乐作品,那里有优美的旋律和朴实的快乐或悲伤的感觉。然后回到源头,欣赏巴赫的作品,你会发现许多古典作品的动机和旋律在巴赫的作品中是熟悉的。毕竟他们是沿着巴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