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一种来源不明的病原体强烈攻击燕市,最初命名为花冠病毒。主要症状是发烧、咳嗽、血痰、腹泻和全身虚脱。患者人数已达到数千人,死亡人数已累积到数百人。”
"据报道,医院里的危重病人数量众多,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它极大地影响了普通人的心理,传播了恐慌和悲观情绪。”
"瘟疫突然开始了。如果你一直呆在家里,你会觉得不那么危险。家仍然是原来的家,小环境保持稳定。走在街上,你会深深感到瘟疫已经摧毁了所有人的娱乐和工作的乐趣。”
……
2020年1月,新皇冠肺炎袭击了武汉,一切都出乎意料。今年2月初,面对不断飙升的确诊病例,网民们评论说,今天发生的事情与作家毕淑敏在2012年出版的小说《《花冠病毒》》中描述的非常相似:“瘟疫爆发,城市封锁,人们逃离,抢购.这部小说就像一个‘预言’。”
毕淑敏在小说的序言中说,“这本书渗透了我生命的结晶.包括我对过去和未来世界的回顾和展望。它包含了我对宇宙的好奇和幻想。”
非典爆发于2003年。作家毕淑敏被中国作家协会选中参加一个特殊的采访小组,因为他是一名医生和一名士兵,曾去过非典前线。她拜访了抗击非典的一线医生和护士。从非典中恢复过来的病人,包括外交部、国家气象局等部门,结合自己的经验,准备了八年,并在2012年写下《花冠病毒》。
"这些天,许多朋友互相问候,每个人都问同样的问题,‘八年前你是怎么预测的?“近日,北京著名作家毕淑敏接受了《新华每日电讯报草坪增刊》记者的采访。她说:“我希望这永远是一个预测,而不是重现。”
毕淑敏说如果灾难的土壤还存在,人类和病毒之间将会有一场战争,很有可能会有另一场战争。“我坚信瘟疫会过去,我们会赢。然而,有必要从过去中吸取教训并改正错误。我们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当我听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的消息时,我感到非常难过:魔盒在
草地上被打开了。疫情爆发后,您写道:“请记住,当您听到钟南山院士关于新发肺炎“人传人”的消息时,您感到如雷贯耳,肝胆颤抖……”那时你在做什么?这消息是从哪里来的?你当时的第一反应和最大担忧是什么?
毕淑敏:我从新闻里听到钟南山院士的声明。自武汉有爆发不明原因的肺炎以来,我一直特别关注“人传人”的问题。“非典”的经验表明,这是病毒收获更多生命的必要技能。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痛苦地想:魔盒已经被打开了。
草原:自从你知道这种流行病后,过去的几十年你是怎么度过的?在新的冠状肺炎疫情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毕淑敏:我记得我还没看完春晚就睡着了。完整稳定的睡眠对身体免疫力非常重要。在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吃冷冻饺子。买菜需要出门,尽量减少。
基本生活变成了:
一,听新闻。了解总体疫情的变化以及此时应采取的措施。
2。配合社区的各项安排,遵守法律。
3。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相互鼓励。
4。维护生活的基本规律。因为它已经是新诊断肺炎的高风险群体,所以它非常古老并且有潜在的疾病。对社会没有负担,对孩子没有麻烦。
五,做面具。我从网上买了剩余的熔喷无纺布,自己做了口罩,解决了家里没有口罩的难题。
6,继续写小说。
7,阅读。
草原:经历了17年的非典之后,你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毕淑敏:非典八年后,我写了一部小说《花冠病毒》。这是我迄今为止的最后一部小说。
写完之后,他漫游世界。我从非典中感受到,人类是如此脆弱,与世界联系如此紧密。我想
从那时到现在,我走过了几十个国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鼓舞。我写了一些游记,如《非洲3000万英里》、《美国的小宇宙》、《北极破冰》、《南极的南方》和《巴尔干的铜钥匙》等。希望与更多的朋友分享这些经历。
草原:一位作家说,“相隔17年,面对灾难,人类表现出相似性——动员、反应、治理、救援、合作、创造力、遗忘.17年后,我们在2003年付出的惨痛代价又回来了。我们都不想等到接下来的17年,两三年,人类会永远重复同样的错误……”也许,这也是你在8年后完成科幻小说《《花冠病毒》》时的初衷或愿望之一,这部小说可以被称为“预言”?
毕淑敏:你说得对。一开始,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和恐惧,我开始写《花冠病毒》。
在我所有的小说中,它原本是最乏味的一部。
我一共写了5部小说,第一部被印了超过《红处方》次,还拍成了电视剧。《血玲珑》也是如此。《拯救乳房》(标题不是我开始的)引起了轩然大波。《女心理师》已经被印刷了很多次,并且还在拍摄电视剧.只有《花冠病毒》。它出版后,就不再印刷了。
我对这种反应有心理准备。中国人健忘,喜欢冒险。他们认为灾难离他们很远,不屑回头看。
我曾经想象过:也许在我死后很多年,瘟疫会再次蔓延。也许有人会在一个满是灰尘的角落里找到这本书,并发现很多年前有人试图给出警告。那时,我已经去世了。只能在天堂,为人类哭泣。我没想到——会这么快!仅仅17年后,瘟疫再次爆发。
这一次,覆盖面更广,死亡人数更高。
被任命参加“非典”的第一线采访,并写《花冠病毒》,希望防止悲剧重演。
草原:您在2003年经历了“非典”,被指定参加医疗一线现场采访。你能告诉我你对这种封闭的隔离的感觉吗?在面试中,什么最让你感动?
毕淑敏:有很多事情触动了我。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前线的医生和护士会告诉我,他们能看到的哪张床有更高的死亡概率。起初,我认为这个判断是基于医学角度的,比如谁病得更重,谁更老,或者谁有潜在的疾病。然而,他们告诉我,即使这些客观因素大致相同,病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导致不同的生活目的地。
简而言之,能够战胜疾病并有更大生存可能性的病人是那些对生活有积极看法、努力接受医疗、有强烈生存本能且不会轻易放弃的人。
包括这场对抗新皇冠肺炎的战斗,你也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许多康复的人在说:信心非常重要,心态必须好。
好的心态从何而来?
如果你身患重病,独自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你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心理能量将成为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如果你总是消极,当你的病情非常严重时,给自己打打气,你可能不会有什么效果。
因此,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心理健康建设,锤炼我们沉着、勇敢、合作、不气馁、不轻易放弃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这在抗击瘟疫的关键时刻非常重要。
我采访过许多医生和护士,如果我私下见到他们,我会认不出他们。我没有见过他们的全脸,但我记得他们的声音和他们在危机时刻的挺身而出。
草原:《花冠病毒》是你在经历了2003年“非典”的第一线采访8年后才写的作品。我们想知道你当时的想法和想法,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心理过程.你为什么推迟写作,在此期间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创作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毕淑敏:面对即将被处死的雅典人,苏格拉底向所有人宣称“没有考试的生活不值得活下去”。
检查是一个动词。这意味着仔细观察和反复分析。
我想借它。未经检查的流行病数据也不值得写。这是我深入前线,采访了非典的各个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对自己说的话
我需要时间,思考,甚至梦想参与。那时,我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作业。在我的梦里,我无数次梦见病毒。它们邪恶而华丽,摇摆而多彩。
“非典”过后,我在理性的层面上,认定瘟疫并没有从我们身边消失。如果我们说非典发生并离开了,有些人乐观地认为这只是一个意外和意外,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通过对非典整个过程的回忆和思考,通过阅读大量关于人类进化和病毒学的信息,我的心里充满了深深的忧虑。我写了小说《花冠病毒》,并把我的想法植入故事中,希望向更多的人传达生物危机的意识,起到警示作用,并尽我所能防止悲剧重演。
病毒没有意识也没有头脑。但是作为这个星球上最高等级的生物,人类有良知和理性。病毒在变异,人类在进化。人类并不是万能的,病毒也不会自动停止攻击人类。对于病毒,不要打扰它,不要强迫它跑出它原来的栖息地,不要消灭它原来的宿主,不要让它突破“井水对河水”几千年的生存极限。一旦变异并冲出江湖,人类在战争开始时就完全缺乏抵抗的手段。这种病毒是一种人造鱼。这种情况对人类非常不利。大规模感染和死亡几乎将成为定局。
病毒不能被完全杀死。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最新报告,将近5000种病毒被分类。这不包括大量未被分类的新病毒。除了找到一个平衡点和平相处,你还有什么其他选择?
草原:在新的皇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不久,许多学者推荐你的书《花冠病毒》,认为八年前写的书本质上是预言性的。我们注意到许多读者也读了一遍。你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如何?
毕淑敏:在《国家大危机》中,《花冠病毒》被翻出来阅读。人们说我是灵媒,甚至问我是否有特殊能力。除了激情和一支笔,我没有什么特别的。
一些读者对我说,请记住,人们在危险中永远不会忘记的人和事通常是有意义的。例如,我们会想到人民军队、白衣天使、告密者、无数平凡而伟大的志愿者.幸运的是你的小说可以再次被讨论。我说那时候中国作家协会把我送到了前线。这并不是对我的使命的侮辱。
在旧书市场,八年前的旧书已经卖了几百元。最近,一家出版社正在紧急印刷《花冠病毒》,预计将很快上市。
草原:据说传统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你在你的小说中多次提到传统中药在对抗病毒中的积极作用。你如何看待中医在这场流行病中的作用和价值?
毕淑敏:中医帮助中国人民走过了极其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它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我对中医充满敬意和信心,我仍然有所期待。
西医识别新的疾病,从微观层面开始,如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研究生忙于为某个环节生产药物,包括开发疫苗。
中医以“人是一个整体”为理念,辨证施治,注重调节人的全身抗病能力。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考和应对方式,都值得期待。
草原:《花冠病毒》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心理能量小说。作为一名前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你在小说的序言中写道,“当你遇到身体和精神上的突然变化,就像本书中的极端困难,你最终将依赖你的心理能量。”你能告诉我除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对当前疫情的敬畏之外,普通人还能做些什么吗?
毕淑敏:在当前的疫情下,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情绪,采取更多积极向上的思维,保持我们的心理能量温暖和充沛。它和药物治疗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永远不会放弃
说到书的类型,我更喜欢选择历史书,它可以让人们的目光从日常生活延伸到历史的辉煌深度。其次,传记和旅游书籍也可以适当阅读。你会发现,即使是伟大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他们一定经历过挫折和磨难。看旅游书籍和相册,或者在电脑上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也可以增加空间的深度,让人们成功转移注意力。至于戏剧追逐,我认为还不算太糟。我只需要在选择上做一点区分,选择更多积极的阳光类型。太悲伤和怪异了,自由。
病毒远比人类古老。战胜病毒最有可能的方法是平衡“草原”: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在未来,流行病比核武器更具威胁”。你认为人类在与这个无形的敌人的战斗中应该做什么?
毕淑敏:病毒比人类古老得多。如果我们必须说谁是地球的主人,病毒比我们更有资格。病毒猖獗。它经历了什么样的突变?为什么你会冲出你原来的状态,疯狂地染指人类?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我们如何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和平共处?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否则,当灾难突然降临时,我们不知道它从哪里来。灾难过后,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知道的是——下次是否会再来。人类生活在巨大的不确定和不安全之中。
病毒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敌人的说法非常惊人。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原子弹(可以控制而不是引爆),也不是饥饿和贫困(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改善和消除),而是如何与病毒相处(人类现在几乎完全被动)。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没有人可以孤独。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你无法逃脱。
战胜病毒最有可能的方法是——平衡。根据现有的不完全统计和估计,世界上有310,000种植物被分类,其中有190多万种动物和真菌。最终统计数字预计将超过1000万。对于这么大的营地,人类必须与他们相处。这不仅是因为这些物种有权繁衍后代,也是因为自然和人类自身的长期稳定。
人类处于物种进化的最高宝座上,所以他们有更大的责任。你不能利用你的优势肆意杀人。这是人类沙文主义,将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草原:你在《花冠病毒》前言中所说的“人类和病毒之间一定会有一场战争”背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人类和病毒之间的长期共存?
毕淑敏:从艾滋病毒开始,我们遇到了非典、尼帕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等。这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基本上是由野生动物引起的。一些原本远离人类的病毒跑出了它们最初的宿主,并以某种方式攻击人体。在适应了人类环境后,它已经成为一种超级杀手,可以直接在人群中传播。
新的冠状病毒基本上是野生动物衍生的病毒。看到中国南方海鲜市场出售的野生动物图片令人震惊和恐惧。
我想知道,除了武汉,中国还有哪些城市曾经有过这样的市场?我没有看到任何反映或评论,但我认为肯定有一些。或许中国南方的海鲜市场不是新冠状病毒的第一个来源,但它作为一个“二传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果人和动物想长期相处,他们必须长期与病毒相处。这不言而喻。
草原: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毕淑敏: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有其历史演变。狩猎野生动物是人类生存和获得足够蛋白质的基本保证,“肉、被褥和皮肤”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大型凶猛的野生动物对人类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如果古人无法逃脱,他们会战斗到死来拯救自己的生命。
进入农耕时代后,人类的食物来源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一些野生动物被驯化成家禽和家畜,丰富了营养来源。至于自卫,除非野生动物不与人类相遇,否则它们仍然必须跟随
现代社会是不同的。首先,由于人类狩猎和环境气候变化,野生动物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弱势群体”,不再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然而,由于宿主生活条件的变化,已经在它们身上生活了数亿年的病毒和细菌已经开始灭绝,四处游荡和泛滥,并且存在着将人类变成它们的最终宿主之一的巨大危险。
在从非典到新皇冠的17年里,我们的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也有一部分根本没有改变,那就是,人类的生命依然脆弱,人性的黑暗依然存在。当然,勇敢和无私的精神也是辉煌的。仅仅在17年内,人体不可能进化出针对新病毒的抵抗力。因此,战斗还没有结束。
人类和地球上的一切必须和谐相处。否则,他们不是唯一被杀害的人。最后一把屠刀会像古代土著武器一样“飞来飞去”,并会突然反弹到人类的脖子上。
我们必须从我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在错误丢失后加以改正。在这个大流行病的时刻,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抗击这一流行病,咬紧牙关度过难关,并对战胜这一流行病充满信心。
我们的记者强小玲和张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