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狡猾的结局里,经典向当下重新敞开了
——从新版电影 《小妇人》 看19世纪女性故事的当代重述
Liu Qi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说《小妇人》出版于1868年,至今仍是150年后深受喜爱的经典作品。它经久不衰的魅力不仅来自于“甜蜜与光明”(海明威的语言)的迷人特征,也来自于这部作品中超越时代的更加复杂和微妙的女性主题。为什么好莱坞最新的女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在150年前选择拍摄一个女性成长故事?换句话说,此时复述这部作品有什么意义?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叙事方法来防止这种改编退化成精致华丽但陈旧的古董?
◆格蕾塔·葛韦格通过轻快、灵活、舒适、准确的叙事方式以及双线叙事、倒叙和开放式结尾等现代主义电影技巧,在这个故事中展现了更深层次的女性意识。通过这种大胆创新的改编,忠实于作者的意图,它给经典作品带来了某种直接性和现实性。
《小妇人》阴郁甜蜜的双轨叙事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亲切、甜蜜、可爱和迷人。电影和电视改编的几个版本,无论是凯瑟琳·赫本1933年版的《乔》,伊丽莎白·泰勒1949年版的《艾米》,还是薇诺娜·瑞德1994年版的《乔》,以及2017年的英国广播公司迷你系列,都在努力再现这部公认的小说特色。
所有之前改编的版本,无一例外,都遵循原著的叙事结构,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四个马奇姐妹从少女到婚姻的成长经历。这种单声道、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叙事结构节奏稳定、扎实、有序。
《小妇人》的新版本完全打破了这种线性叙事。Gweiger从四姐妹的成年生活切入故事,然后通过倒叙不断转换到少女时代,在现在和过去两个叙事时间和空间之间反复切换和跳跃。电影以报纸入口处乔令人沮丧的侧影开始。每个人都被困在生活中。乔在纽约努力保持写作。梅格在糟糕的婚姻中筋疲力尽。艾米正在欧洲寻找一个令人满意但不一定幸福的婚姻。贝丝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在灰色的现实中,少女时代的金色记忆一点一点浮现。喧闹快乐的日子,圣诞早餐,舞蹈,滑冰,滑稽的戏剧和腌酸橙,是他们渴望回到的美丽的过去,就像雪球里的世界。他们想在记忆中抓住少女时代的幸福、勇气、骄傲和雄心。
如果原小说和其他改编版本中的年轻岁月在童话世界中有一种稳定而坚实的幸福感和唯美主义,那么新版本中的年轻岁月就成了一个飘忽不定的记忆,美丽、轻盈、脆弱却无法把握,随时会溜走。过去和现在两条平行的时间线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回溯带来了挥之不去的悲伤。
新版本故事的怀旧和记忆改变了我们熟悉的故事的梦想和甜蜜。这种破坏性的适应带来了新的力量——。毫无疑问,新的叙事结构使故事更真实,更适合成人。通过这种新的和充满活力的改编,热尔维斯触及到了小说的隐藏核心,即33,354名女性成长的主题。离开甜蜜而安全的童年,向世界敞开大门,找到自己的路,这些都是女性解放的尝试,也是这个故事超越时代的力量。
在图像中,导演使用不同的色调和镜头移动来区分两个时间和空间。少女时代是一种温暖的金色,而成人现实是一种冷灰蓝色。
150年前的故事被仔细地分割和重组。两条时间线中相似的场景又被一些生活叙事的逻辑缝合在一起。舞蹈之后是舞蹈,疾病之后是疾病,聊天之后是聊天。虽然这是一个相似的场景,但却有着不同的生活风格。作为一个成年人,乔和教授在下层酒馆跳舞来释放自己,在他十几岁的时候跳了第一支含蓄但快乐的舞,然后又跳了艾米为了考虑结婚而参加的冰冷的上层交际舞。贝丝年轻时得了猩红热,成年后就完全病倒了。事物是人和非场景的并置,这带来了一种微妙的残酷感,但通过音乐和类似的剪辑,场景的巧妙组合带来了一种令人愉快的形式美。
在这两个时间线之间的对话中,创作者发现了记忆和怀旧的反映,呈现了更复杂和深刻的生活体验。少女时代的吉祥电影羽毛和那些遥远的祖母绿金色尘埃的记忆,使人们眷恋和悲伤,因为他们永远失去了。观众的情绪在快乐和悲伤之间来回摇摆,双重时空的叙事生命力就在这里。
更明亮、更有意识的女性意识
除了甜蜜和善良的第一印象,《小妇人》还能影响波伏娃、苏珊·桑塔格和埃琳娜·费兰特等女性作家,因为这部作品让读者意识到写作似乎是每个女孩都能做的事情。“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小妇人》的启发,希望成长为像乔·马奇那样独立、有自我意识的女性。
在复述这部经典的过程中,格韦格发现这部作品的特点更符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强调妇女的自我意识,肯定妇女生活方式的多样性。
alcott从未结婚,坚持写作,150年前由于读者的阅读期望和时代的限制,不得不与出版商妥协。当女主角找到真爱时,她写下了一个幸福的结局。这有点无助。毕竟,乔在整本书里都说她想生下来就是个男孩。在她的日记中,她温柔而坚定地说她的乔应该终身未婚,精神饱满。
格蕾塔·葛韦格在准备剧本时研究了大量作家奥尔科特的生活经历,找到了复述故事的方法。因此,新版《《小妇人》》中的乔不仅是我们所熟悉的《进行曲》中的第二个孩子,而且还结合了作者奥尔科特自己的经历和自我意识。在这部电影中,热尔维勇敢地表达了作者想说的话,但没有说:“我宁愿做一个自由的老处女,自己划独木舟”。这部电影中的这句台词没有出现在小说中,而是来自奥尔科特给她姐姐的一封信。
格韦格讲述了另一种可能的叙述,乔的另一种选择,通过一个巧妙而开放的结局,同时又不破坏原著的快乐结局。
结尾是一个浪漫的场景,乔去火车站追教授,两行被剪切在一起,乔和出版商就故事的结尾和版税讨价还价。出版商问:主角会嫁给谁?乔说她不想让主角结婚。主角在整本书里都说她不想结婚。出版商拒绝了这个结局,认为一个好的结局是一个可以卖得很好的浪漫结局。下一个场景是乔追上教授并在伞下忏悔。然后让出版商满意的是,觉得桥很感人,两人继续讨论版税。这种叙事技巧似乎暗示了保护伞下的场景只是乔对出版商虚构的完美结局。然而,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它视为真正的结局。作者在这里耍了一个花招,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然而,我倾向于认为这部电影的真正结局是乔看着他的书从玻璃窗外印刷出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一种可以书写他自己生活的力量。我相信这也是奥尔科特在她的小说中没有意识到的。她要求乔放弃写作,最后选择结婚,这完全违背了这个角色。
一方面,格韦格用乔和艾米的台词温和地批评了电影中的传统婚姻观念,认为婚姻是一种经济命题,是由金钱组成的。但另一方面,她也肯定了爱情、婚姻和家庭的价值。乔不想让梅格结婚。他想让两个人一起找到他们的梦想。梅格坚定而温柔地回答,“我想结婚,因为我爱他。仅仅因为我的梦和你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我愿意工作和奋斗,但我想和约翰在一起”。梅格对女性选择和价值观的辩护也是一种女性的独立和觉醒。女性独立没有唯一正确的方式,每个人在实现自我时都应该受到尊重。
与此同时,艾米的重塑也是这部电影特别有创意和强大的地方。在许多改编的版本中,艾米被描绘成一个简单、无知和有点虚荣的女孩,因为空间的限制。她和劳里的爱情故事的许多改编也被省略了,这完全不能令人信服。但在原著中,尽管艾米开始有点虚荣,但她长大后成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女孩,正是她把劳里从堕落的边缘拉了回来。在新版《小妇人》中,艾米的自信、叛逆、欲望和野心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坚定的自我意识和坚强的个性。她对婚姻有明确的目标,对物质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妇女的状况并不乐观,她们在婚姻中没有多少自主权。当时女性的职业选择也非常有限。他们没有天赋,也没有财产。他们似乎只能选择更体面的方式结婚。长大后,艾米成熟、冷静、自信、诚实。尽管她坚持自己的婚姻观念,但她也放弃了更好的爱情选择。
可以说,格威格和原作者一样,热爱并重视书中的每个人,尊重他们的选择和自我追求,这使得这部作品比之前的改编更加客观和全面。她以热情的欲望而不是怯懦的崇敬对待这部小说,并尽力避免步其后尘。经过慎重而又批判性的变化,她不仅尊重原作的美感和道德感,还超越了原作的时间限制。她展示了原作中蕴含的超凡力量,并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将故事推向现实。这个故事不再是一个简单甜美的女孩故事,而是一个真正的女性生活叙事。
(作者是电影科学博士,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助理研究员)
[编辑:田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