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之窗|瑞昌新闻网|瑞昌新闻门户网!
新闻首页 | 时评 | 国内 | 国际vinbet | 人物 | 专题 | 民生 | 瑞昌 | 浩博手机版 | 社会 | 体育 | 文娱 | 图库 | 视频 | 原创 | 娱乐 | 教育 |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文娱 > 正文
从鸟嘴服到无菌口罩防疫“插件”正在逐步升级
2020-02-10 17:09   

面具是目前最接近普通人的医疗保护工具。无论是面对呼吸道疾病还是“保卫蓝天”,它都是不可或缺的。

“敌人”目前,面具成为标准。由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流行已经导致一些地区暂时销售口罩,甚至一些不择手段的商人推销产品。人们更关心口罩的价格、供应量和各种防护性能指标,而不是口罩作为医疗防护的用途。从鸟喙衣到无菌口罩,在微生物和病原体的世界里,人类凭借口罩获得了最直接的自我保护。

神秘的鸟嘴服

与漫长的自然历史相比,人类文明史如昙花一现。在对抗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历史上,人类大部分时间都被打得粉身碎骨。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霍乱流行发生在1816年的孟加拉国和印度;1831年,英国霍乱疫情导致78,000人死亡,并蔓延至北美。1885年芝加哥爆发的霍乱夺走了9万人的生命。

人类面临的敌人远不止是霍乱。1347年,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携带了鼠疫杆菌,通过地中海港口传播到西西里。1348年,它传播到西班牙、法国和英国。1349年,这种细菌传播到奥地利、匈牙利、瑞士、德国和其他低地国家。1350年,它传播到波罗的海国家和北欧——。这就是历史上14世纪爆发的瘟疫(黑死病),杀死了一半的欧洲人。瘟疫在欧洲反复爆发,直到18世纪。

到1885年,始于东亚的瘟疫再次沿着国际贸易路线蔓延到世界各地,直到1959年。此外,1917年至1919年的欧洲流感大流行导致5000万人死亡,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850万人。可以说,欧洲流感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早期结束,因为缺乏可以参战的人。

不幸的是,在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之前,人们并不知道我们的对手是谁。

在整个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在许多人口稠密的城市,死亡率超过了50%。在一些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进手推车”,这是极其悲惨的。在瘟疫爆发期间,大量的尸体需要处理,其中许多是由医生处理的。当时,人们不知道瘟疫是由细菌引起的感染,但他们必须做一些基本的保护,以隔离腐臭的身体。当时医生用亚麻布或棉布覆盖他们的鼻子和嘴,类似于今天的面具原型,但可以想象,这种保护措施收效甚微。

在16世纪,路易十三世的医生查尔斯·德·洛姆(1584-1678),一位法国医生,发明了抗感染医生服,也被称为瘟疫医生的“鸟嘴服”。

鸟嘴服装包括一顶帽子、一个“鸟嘴”形状的面具和一套几乎可以覆盖全身的长袍。其中,帽子可以防止病人的脸靠近医生,长袍可以防止体液污染,而面具有很大的神秘。古希腊医学的人文传统认为,死于传染病的人是“不干净的”,他们散发的气味会传染流行病。鸟喙服的喙部充满了许多香料,参与的医生也将有他们自己的“秘方”。香料的填充和长喙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

这应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防护服。

戴口罩最初是为了“防自己”

与漫长的自然历史相比,人类文明史如昙花一现。在对抗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历史上,人类大部分时间都被打得粉身碎骨。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面具状物体”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当时,拜火教的波斯人认为普通人的呼吸是“不干净的”,并要求信徒在宗教仪式上用布遮住他们的脸。换句话说,只有当人们觉得面具不干净,会污染外界时,他们才会发明面具。在波斯墓门上的浮雕中,主持仪式的牧师戴着一个“面具”。今天,我们国家的一些少数民族信徒在崇拜时也戴着面具,象征着对神的虔诚。

据记载,在《马可·波罗游记》年,“在元朝的宫殿里,所有提供食物的人都用丝绸覆盖他们的嘴和鼻子,这样他们就可以呼吸而不接触食物。”给皇帝和王后送食物的太监和女仆用丝绸覆盖他们的嘴和鼻子,以防止他们的呼吸或唾液污染主人的食物。

1895年,德国病理学家莱德克推测,医务人员说话时被感染的唾液导致了伤口感染。他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术过程中戴上由纱布制成的口罩来覆盖他们的嘴和鼻子。这一举措确实有效。患者伤口感染率大大降低。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纷纷效仿,口罩在欧洲医学界广为流传。因此,最初使用口罩不是为了防止“感染”,而是为了防止其他人“去感染”。

历史上第一个面具只是一层薄纱般的保护。1897年,一名英国外科医生在纱布内安装了一个细铁丝支架,在纱布与鼻子和嘴之间留了一条缝隙,克服了呼吸不畅和容易被唾液弄湿的弱点。具有这种结构的面罩类似于目前常用的由蓝/白无纺布制成的单层一次性面罩。

1899年,法国医生保罗·伯蒂发明了一种有6层的纱布口罩,这种口罩可以自由打结,并配有一条可以挂在耳朵上的环形带。这是一直使用到现代的消毒纱布口罩。

由新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再次带来了一个防火面具。事实上,面具应该是我们的日常必需品。如果你感染了流感,你应该尽可能多地在公共场合戴口罩,主要是为了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作者是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文字整理:本报记者赵汉斌)

延伸阅读

医用防护服:从油画到现实

医用防护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关于防护服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已知信息大多是从油画、素描和轶事中获得的。当时,防护服只在外科手术时穿,应用相对简单。

1875年,在托马斯·艾金斯的油画《塞缪尔·格罗斯》中,格罗斯博士在费城杰斐逊医学院的梯形教室里进行了手术。他穿的黑色双排扣连衣裙是当时最常见的手术服。

1886年,阿格斯特·冯·贝格曼设计了一件长长的雪白外套作为手术礼服。在艾金斯于1889年完成的一幅油画中,海斯·阿格纽医生在进行手术时穿着一件背部开口的白色手术服,这也是外科医生早期手术服的雏形。

1918年,为了应对西班牙广泛流行的流感,医生们开始使用白色防护服和口罩来保护自己进入疫区治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供应部开发了比马丝棉防水整理军装。其优异的拒水效果完全满足了战时的需要。因为这种拒水织物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自战争以来它就被用于外科手术服。

随着20世纪50年代末非织造工业的发展,具有优异防护性和强度的一次性手术服被开发出来,并占据了防护服行业的部分市场。

1980年,医疗机构开始开发和使用医用防护织物,其目的是保护病人免受医务人员或衣服上的细菌感染。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各种传染病的发现,防护材料如隔离织物、层压织物和涂层织物开始逐渐发展,以隔离微生物和血液渗透。检疫传染病病人时,还必须对医务人员进行身体保护。医院隔离病房使用的隔离衣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防护服。在人类发现并认识到血液传染病后,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委员会(OSHA)、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继制定了保护医务人员安全的规则。

(来源:李东海东华大学《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标准对比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来源:未知    作者:房家梁    编辑:admin
http://www.rcggzy.com 浩博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新闻时评
·欧冠最没悬念小组:提前1轮确定排名!2大死
·尤文酝酿重大转会!迪巴拉成交易对象,与
·一传一射!尤文找到C罗之外进攻密码,本赛
·火箭奇才双双官宣!巨星交易达成,威少点
·是不是想多了?利拉德:若带队闯进总决赛
·切尔西未必愿意!意媒:国米对埃里克森言
·16日意大利足球-美丽蓝军已21场不败,距欧国
·曼联铁卫逼宫索帅,不给机会或将转会米兰
·报道称拉莫斯开始和米兰接触;托纳利需要
·欧国联重大误判!荷兰太冤了,绝对好球被
·德国锋线美如画?比拜仁差远了,中后场依
图片新闻

美国观众称华盛

贾与柏林谈新电

国家大剧院取消

“古墓壁画原位

甘肃博网上的“

专访作家方方及
热门点击
·国家大剧院“春网”系列音乐会将开始“网
·沈阳故宫为人们打开网上观看历史文物的“
·历史上的蝗虫见证唐朝兴衰的小蝗虫
·中国唯一的地下排水系统博物馆在福寿沟博
·在疫情下实体书店将陆续恢复营业前进的道
·第四季的第一集“看字如脸”可以被称为“
·疫情爆发引发了博物馆的“直播热”这充分
·抗疫题材诗集《抗疫之歌》出版
热点专题 more
- 《北京日报》:深入调查主动暴露假阳性案例
- 北青新闻:牢牢把握主动权 为准备而战
- 《北京日报》:用规范的防疫措施促进中国高
- 人民网评论:期待苗可欣产生一个完整的调查
- 人民网评论: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碍新疆的发
- 今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有什么变化?
- 《人民金融评论》:中国仍将是全球企业投资
- 人民网评论:美国选择性失明严重伤害新疆各
- 人民日报之声:考试越大 责任越大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赣ICP备11007894号-1
Copyright © 2002-2016 DEDECMS. 瑞昌之窗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