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成果越丰富,历史越清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实地简报会上的“ 2019考古印象”人就越有信心,比往年提前一个月。为期两天的会议太满了,几乎没有介绍30多项考古工作。主要考古省份的重要考古发现也开始陆续出现在报纸上,考古学家迎来了又一年的盘点季节。
进入12月,在第四届上海世界考古论坛上,南昌西汉海府侯墓的发掘以及其他几项自发掘开始就备受关注的世界考古,获得了田野考古发现奖。论坛期间的“中国考古学新发现与新研究特别会议”吸引了外国考古学家的最多关注。
10月,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和二里头遗址发现60周年一个接一个地举行,让公众更接近中国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这些里程碑式的发现。
8月,以“新中国考古学70年”为主题的第二届郑州中国考古学论坛召开。400多名专家学者回顾了新中国考古学在各个地区取得的丰硕成果。
5月,浙江良渚遗址的成功申请生动地展示了中国考古学家在文明探索中的巨大贡献.
在这些密集会议的背后,数百项考古发掘一年到头都在我们周围进行,没有发生任何事件。尽管考古发现只是冰山一角,但它们让我们认识到考古学是如何描绘一个越来越清晰和真实的中国的。
现代人的起源、农业的起源以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是主要的学术问题。旧石器考古只会得到加强,由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学研究所和西藏文物研究所组成的——

考古队将在青藏高原梅龙大浦洞史前遗址进行考古。在海拔约4600米的地方,他们在两个独立的洞穴中发现了丰富的古代文物,如岩画,这些洞穴可以追溯到至少4000年前。赵于超和韩方照片
旧石器时代
进入12月,在第四届上海世界考古论坛上,南昌西汉海府侯墓的发掘以及其他几项自发掘开始就备受关注的世界考古,获得了田野考古发现奖。论坛期间的“中国考古学新发现与新研究特别会议”吸引了外国考古学家的最多关注。
进入12月,在第四届上海世界考古论坛上,南昌西汉海府侯墓的发掘以及其他几项自发掘开始就备受关注的世界考古,获得了田野考古发现奖。论坛期间的“中国考古学新发现与新研究特别会议”吸引了外国考古学家的最多关注。
进入12月,在第四届上海世界考古论坛上,南昌西汉海府侯墓的发掘以及其他几项自发掘开始就备受关注的世界考古,获得了田野考古发现奖。论坛期间的“中国考古学新发现与新研究特别会议”吸引了外国考古学家的最多关注。
●河北康保揭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周振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在河北省泥河湾盆地西白营遗址发现了四年来最伟大的作品飞机是圆形的,以红烧土壤为中心,分布着大量的灰烬和木炭颗粒。这是第一次发现大型砾石切碎机,附近也发现了被切碎和肢解的动物骨头。
泥河湾不是一个单一的遗址,而是由几十个旧石器时代遗址组成的一组遗址,涵盖了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其中包括距今约200万年的马君沟遗址、136万年前的小仓梁遗址、100万年前的东谷托遗址、10万年前的侯家窑遗址等。周振宇西柏玛营地为研究泥河湾盆地5万至3万年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适应行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同样在河北,还有另一个兴隆遗址,位于张家口市康保县坝上高原,这是由国家博物馆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开展的一项开创性考古工作。2018年至2019年的官方发掘,总面积1100平方米,时间跨度长,遗存堆积丰富,动植物遗存丰富,为研究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农业起源和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学研究所和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组建的旧石器考古队,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洞穴。在两个国家发现了丰富的古代人类文化遗迹,如岩画
2019年5月2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领导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队的最新成果。他们对20世纪80年代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夏河县甘家盆地白石崖溶洞中发现的人类下颌骨化石的科学研究表明,该化石至少形成于16万年前。从遗传学上讲,它与阿尔泰山地区杰尼索夫人洞穴中的杰尼索夫人有着最密切的亲缘关系,可以被鉴定为青藏高原的杰尼索夫人。以前,杰尼索夫人的遗骸只在杰尼索夫人洞穴中发现。这一考古成就引起了国际考古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被列入考古发现名录。
中国史前地域文化的发展构成了未来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部分。因此,新石器时代的地区是史前文化的考古学,这解释了为什么“多样的”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一个”——
在中国考古中位置越来越重要
新石器时代考古
2019。值得注意的考古领域和成就有:
●浙江桥头遗址最早的彩陶
●5000年前黄河流域河南王沟遗址的丝织品。
浙江桥头遗址的新发现在第四届上海世界考古论坛中国特别会议上备受关注。桥头遗址是山地文化遗址中众多群众遗址之一。它没有收集生活垃圾的灰坑。相反,它是由“器具坑”或坟墓主导的。“器皿坑”里有大量保存完好的陶器,包括大锅、平底盘、陶罐、陶罐和脚板。特别是,有一定数量的彩陶。陶器有太阳图案和短线组合图案等图案,它们是跨湖桥文化彩陶的基本要素。这充分证明了山地文化是跨湖桥文化的重要来源。该遗址不仅提升了山地文化的遗产价值,也将9000年前中国东南部的文化面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019年12月3日,河南郑州发布“仰韶时代丝绸发现”新闻。考古学家在郑州王沟遗址清理的7具瓮棺中发现了5具碳化纺织品,这些纺织品与5000多年前青泰遗址瓮棺中出土的丝绸相似。中国丝绸博物馆(China Silk Museum)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碳化纺织品的形态和结构,发现了两种碳化纺织品,——平纹组织和扭曲经纱,证实丝绸编织早在5000年前就存在于中国。
郑州青泰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后来被证明是仰韶晚期的一个大型聚落遗址。中国最早的丝绸在这里被发现,大量原始纺织工具如纺车、骨锥、骨匕首和骨针也被发掘出来。为此,郑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在这里联合进行“青泰遗址丝绸起源”考古。新考古发现青泰遗址有三环沟。住宅区已清理了43栋矩形房屋。这些房子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建造方法和结构。只有房子的剩余底部是用土坯建造的。
1921年,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的安乐生考古终于产生了仰韶文化。1924年,安乐生来到甘肃洮河流域,先后发现了马家窑文化、寺瓦文化和齐家文化的遗迹。将近100年后,考古学家仍然在增加这些考古文化的密度。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位于临洮,他们在四瓦山遗址的工作也已经进行了5年。2019年,考古学家郭志伟清理了一处马家窑文化屋遗址、47个不同时期的灰坑和36座梯田坟墓。仰韶文化晚期的西北移民直接导致了马家窑文化的出现。马家窑文化在西北月牙区发挥着重要作用,期待着更多的考古发现。
2019年10月,陕西省首次公布了世茂古城皇城台出土的70多件各类石雕。这些石雕有符号、人脸、神性面孔、动物、神话动物等等。他们的雕刻技术很成熟
专注中华文明起源
夏商周考古
2019。值得注意的考古领域和成就有:
●山西襄汾陶寺北陵两周揭示贵族制度变迁
二里头、殷墟、三星堆等夏、商、周三代考古遗址非常受公众欢迎,考古工作从未停止。
新店遗址,距殷墟核心区约10公里,自2016年开始挖掘。总挖掘面积已达4000平方米。这个网站覆盖范围很广。铸铜车间、大型建筑遗迹和墓葬分布密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该遗址出土了数万件陶器模型、模具、青铜铸造工具和大量青铜礼器、玉石工具、陶器等。初步判断为“集居、葬、产于一体”的超大型青铜铸造基地和大型聚落遗址。这个遗址的持续考古迫使我们重新考虑过去的“大邑商”范畴,改变我们以前对商代晚期殷墟的布局和范围的认识。
两周的考古是近年来考古发现中最具突破性的领域。一系列考古发现使我们对周朝西北和南方的疆域、分封制、宗法制度、礼乐制度以及重要资源的控制有了新的认识。
宁夏彭阳瑶河源遗址的考古工作仍在继续。西周早期的高级墓葬区、铸铜制陶作坊以及像布谷布甲这样的碑文,都表明瑶河园遗址应该是周朝在西北边疆吞并的一个重要庄园或都城的遗址。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北墓园是一座大型高级贵族墓园,历时约500年,包括1283座墓葬和3个车马坑,历时两周至战国时期。它经历了春秋两个主要阶段,金国和战国时期的“国墓”,魏国贵族家庭的墓地,为我们考察金国乃至东周的社会组织、文化特征和变迁提供了样本。河北省顾俊汉唐县也有一处墓地,为我们研究以仙游族为代表的北地族的文化特征、迁徙过程和中山史提供了重要信息。
自1978年曾侯乙墓发掘以来,湖北随州考古成果呈现井喷趋势。酸枣林墓地是曾国考古今年乃至过去两周的又一重大发现。其重要性在于填补了春秋中期曾国考古学的空白。以前有西周早期的叶家山墓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郭家庙和苏家龙墓地、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的雷家墩墓地、枣林墓地。因此,曾国藩的考古学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序列,这在周朝诸侯国中是独一无二的。
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中国考古”的最新重要成果,这将在2019年成为常态。这也首次成为学术界和公众了解中国考古学最新进展的权威平台。——

考古学家从青海乌兰庄沟一号墓中抢救出吐蕃时期的壁画。(陶同为地图)
众多发现赋予全新认知
“考古中国”
2019考古区及值得注意的成就:
●湖北荆州胡家草场墓地,中国出土单墓竹简最多的地方
●青海乌兰庄沟1号壁画墓,2019年5月6日揭示边疆考古重大发现。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四项重要考古成果,其中荆州胡家草场墓地和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出土的竹简为研究历史事件、政治军事思想等提供了新的材料。从西周到汉代,尤其是楚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胡家草场墓地共清理了18座古墓葬,从12号墓出土西汉简牍4546张,为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的简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琪说,青海乌兰庄沟一号墓的考古可以用曲折来形容。首次在青藏高原发现的藏画墓被盗多次,抢救性挖掘极其困难。墓道为长方形砖木混合结构的多室墓,深度超过10米。仅坟墓上堆积的石头就被清理了一个多月。墓室由一个前室、一个后室和两个侧室组成。前室和后室绘有壁画,其中包括武士引领马迎宾、盛宴和舞蹈、狩猎和放牧等。墓顶绘有各种珍禽异兽、吉祥龙和飞鹤、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图像。这些壁画现在已经完全被揭开了。在墓室的整体搬迁过程中,在墓室西侧木棺外的坑壁上发现了一个隐藏的隔间。里面建了一个长方形的木箱。盒子里放着珍珠皇冠、龙凤狮型镀金皇冠和镶嵌绿松石的四弯金杯。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没有发现过设立密封密室的类似先例。保存完好的镀金王冠和镶嵌绿松石的金杯表明墓主是唐吐蕃皇室成员,为了解唐吐蕃在该地区的行政和军事机构提供了线索。
杨雪梅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