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上官云)30日,全国文物主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9年文物工作的重点,制定了2020年重点文物工作计划。党委书记、文化旅游部部长罗叔刚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柱做了工作报告。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9年,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在服务大局、突破革命文物工作、完善文物安全长效机制、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文物变得有活力、文物带着各种亮点回归失落的文物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稳步推进对外和港澳台文物交流合作,提高文物依法管理能力。

文物安全始终是“零起点”,落实文物安全的责任不能含糊。据报道,2019年启动了全国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除文物火灾隐患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涉及天津大运河、黑龙江渤海州上京龙泉府遗址等重大文物法人违法案件和四川云岩寺、贵州东山古建筑群等重大文物火灾事故。监管172起非法文物案件。
此外,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第八批76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政府批准国家文物局成立革命文物局,良渚成功地列出了《世界遗产名录》、1167件流失文物和艺术品,亚洲文明联展等重点作品备受关注,文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显现。
当地文物部门积极探索和创新了一些可供借鉴、复制和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文物发展取得新进展。
刘玉柱在谈到2020年全国文物系统工作时,要求全国文物系统围绕十大重点任务: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准确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取得成效。
例如,加快建立国家文物保护和利用示范区;编译《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纲要》。制定国有文物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促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鼓励和规范民间文物收藏的指导意见;文物丢失恢复和归还工作计划的实施。
此外,还必须解决三大问题,即修订《文物保护法》、起草重要政策文件和编制“十四五”。我们要更加务实,做好革命文物工作,夯实文物安全底线,高效率地加强文物保护,促进高质量博物馆的发展,扩大中外文化交流和与港澳台更高层次的合作,更好地发挥文物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更好地协调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了解到,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振兴文物、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座谈会。这次会议将持续到12月31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