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 日历产品销售火力全开
青年为啥“种草”时间管理类文创产品
2020元旦还没有到来,但2020年日历产品的销售已经如火如荼。
“上个月每天至少卖出10本。每月总会有几个客户成批购买30或40份。”石家庄万向市西绪菲书店的一名姓陈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由于人手短缺,日历被“炒”到200多元。”。
在淘宝平台上输入“日历”一词,页面上显示了数百个品牌和近1000种创意日历信息:“紫禁城日历”、“豆瓣电影日历”、“单向日历”、“良宵日历”、“健康日历”……
中国青年报和中国Youth记者的一次访问发现,人们曾经熟悉的日历产品,如挂历和台历,已经变成了与时间管理紧密结合的创意产品。据从业人员介绍,目前,这类商品主要是年轻消费者,从00后的高中生到80后的“白领”。相对而言,女性用户更多,但男性用户也在增加。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时间管理产品的价格都远远高于传统日历产品,其中大部分价格在49元到98元之间,不少价格超过100元。
一些受年轻人欢迎的日历产品甚至已经成为“网络红色”产品,其中许多产品的销售等级达到数十万,一些效率手册在11月初被抢购一空。
显然,价格不符合“当地标准”,也不影响时间管理产品的“高受欢迎度”。
受青年追捧,日历已不再仅仅是“日历”
“随你便!这是我期待的颜色和我想要的幸福!”“明年是‘生命之年’,收到一个红色的盲盒!我太高兴了!”.
作为效率手册中的“高级在线红”——,“尽早”今年,限量版“盲箱”将首次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推出:金、银、红、绿,随机发货。许多买家对这一“带货”的最新举措非常满意,并留下了“表扬”的信息。
记者发现,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时间管理产品正在悄悄地实现“互联网”。
”每天都有一个大道理,生活是不会纠结的。这是丁香医生的健康日历。”每天早上7: 00,喜马拉雅应用会发出超过40秒的健康警告。
针对许多年轻人快速收听有声读物的习惯,在连续两年出版的《健康日历》的基础上,2019年元旦,丁香博士与喜马拉雅平台合作,以音频的形式在网上推广和普及《健康日历》的内容。截至记者发布新闻稿时,听众人数已达3122.6万。
故宫博物院日历2020清幽优雅系列不仅有纸质日历,还有ar创意动画。通过扫去农历上的壁画,古人的娱乐生活可以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出来。
从离线到在线,日历甚至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比如“无纸”。
今年10月,一直使用效率手册记录自己日程的微博用户张天宁开始使用“勾号列表”应用来规划和记录自己的生活。“滴答的功能与效率手册非常相似,手机记录更加灵活方便,所以我将日程的这一部分移至滴答。”90后解释道。
记者注意到,对许多年轻人来说,使用这样的创意产品不再仅仅是为了记录时间。
录制、拍摄、分享、计时和交流——对于许多90后和00后来说,时间规划和管理不再是个人事务,而是展现自我的话题。在微博推文社区,“学习账户”、“和我一起学习”、“手帐”、“电子手帐”等话题一直排在榜首。他们公布自己的时间表,监督打卡,互相鼓励,记录分享,在展览中交流。
不仅为记时,也为治愈无处不在的焦虑
常陆,河北师范大学一年级学生,说:在她高三的时候,撕毁日历是她每天最期待的事情。桌子上的日历伴随着她倒计时度过紧张的日子。
“我坚持在上面画画和写字,否则我觉得这一天还是属于别人的。”她在约会旁边的空白处写下了自己的日常情绪,并通过与日历的“对话”表达了自己最直接的感受。
伴随着晚自习的铃声,她撕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文法学院80后副教授清轩(化名)每天都随身携带效率手册,而在家里的桌垫下放着精心计划的日程表和一周的计划。
与常陆不同,青璇这样做不是为了减轻压力,而是为了治疗他的“严重拖延症”。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除了日常教学活动,她可以控制大部分时间。这些“空闲时间”的规划和利用也成了她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2017年,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研究了数百篇与效率手册使用相关的文章,在充分了解不同品牌、类别和内容的设计特点后,她开始了自己的效率模型。
她按照时间表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日程,在左栏记录实际日程,在右栏计划目标日程,从而实现自己的日常效率和存在的问题。到2017年底,她完成了一部百万字的小说,并于2018年开始兼职编剧。
"你永远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但是你可以做出合理的安排."如今,清轩经常和身边的年轻人分享他的时间管理方法:“每天,都是按照日历和时间表来计划的。是玩和工作的时候了。一点也不难。”
微博网民尤优(网名)住在石家庄,和一小群可以通过互联网聊天的朋友分享他每天精心装饰的效率日记。
每天下班后,她会用半个小时来记录和装饰当天的效率日记。——8种胶带、几十种贴纸和试管中的标记是她的工具。
在行动迷、石家庄早读俱乐部、百日小行星手册营和河北手册展等在线团体中,游友与热爱记录自己生活的伙伴分享。在选择了他们喜欢的胶带,去掉了适合一天心情的贴纸,把它们贴在备用的地方进行装饰,加上笔或水彩颜料的点缀后,他们在小组中“沉浸在今天的拼贴画中”。
"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手帐美学’能让我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33岁的幽幽对记者强调:“毕竟,人们不能决定每天会发生什么,但他们可以决定如何面对。”袁陈豪出生于
“每日一撕”与“日有所思”
94已经9年了。2018年底,他创立了自己的文具品牌。现在他的团队已经开始准备2021年效率手册的产品开发。
一些专家指出,创意和内容是基于时间管理的创意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努力让用户“天天思考”,同时“天天流泪”。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今年的时间管理文学创作产品在创意和内容制作上尽了最大努力。
作为这类产品的“网络红”之一,“单向日历”在官方推广中显示出高度的“人文背景”:“既不鼓励也不说教;有时理解,有时可爱。有灵魂的日历将赋予时间生命。”
今年7月,奇妙云收集日历的发布者卢沧龙在微博上发起了一项在线活动,为他2020年的“一天一云”日历收集了376张云照片。成千上万的网民对此作出了贡献,仅在47天内就收集了10,000多张照片。"去年大约有2000名网民参加了活动."90后告诉记者。
四年前,一家北京科技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卢沧龙偶然开始关注天空中的云。
那是2015年底,北京的烟雾已经消散了很多天。卢沧龙在他的朋友圈里看到云和晚霞后,想出了创建一群云观察者的主意。从那以后,他就没有定期在小组里分享他的云照片,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好生活的记录者和分享者。
云观察小组已经从第一个扩大到现在的九个,它的朋友已经从最初的100个增加到现在的2000多个。许多“云朋友”已经成为云知识的专家。在“云友”的建议下,卢沧龙从2018年开始制作2019年“一天一云”日历。
今年收集的10000张云图,经过清晰度、后期程度、云型分布和设计构成等多项筛选后,卢沧龙于9月初公布了入选名单。成功的候选人将会得到一个日历,上面有他们自己的名字和照片。
"虽然这个日历是少数民族的自定义日历."卢沧龙说:“但是那些对天空、日落和云彩感兴趣的人肯定会买。”
我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范江涛实习生张舒羽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张洁新]